不是老狗 作品

150.兩個人、兩盞燈、一天才

    “明白了。”

    許鑫樂了:

    “哈,這還真是白撿到了一個便宜,對吧?……行,我明白了,那就這麼說。《武林外傳》那邊,墨姐你費點心,到時候咱們在聯絡。”

    “好,那我掛了。”

    “嗯,照顧好自己,拜拜。”

    掛斷了電話,許鑫頓時感覺自己心裡那股不自在的急迫更濃了些。

    好想下午就拍完,晚上剪輯完,明天就放映……

    這種急迫的心情讓他不自覺的有些焦躁。

    只能抽根菸來選擇緩解一下。

    一根菸抽完,他丟掉了菸頭,返身回到了錄影棚裡,接著就看到了周杰侖正在和黃秋聲對劇本。

    今天從下午到晚上,都是影視裡面父子倆的集中戲份。

    幾場在家吃飯的戲要開始補。

    雖然他始終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不喜歡黃秋聲這個人……但至少,他和周杰侖是有火花的。

    並且在《頭文字d》裡面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這種默契在倆人開拍的第一場吃飯戲裡其實就得到了體現。

    ……

    這場戲講的是葉湘倫的爸爸葉老師在學校裡回來後,發現最近幾天的飯都煮的特別晚,就問兒子為什麼最近煮飯時間很晚,是不是交女朋友,然後父子倆發生了一些代表各自世界觀的對話後結束。

    這是第一場,而第二場就是戲中路小雨消失了之後,葉老師拿吉他哄兒子開心的片段。第三場是倆人跳了一場交際舞,包括後面發現琴譜、葉老師講述20年前那個女生路小雨的故事等等,都會在這裡拍完。

    預計的拍攝時間是在兩天到三天。

    現在是第一場。

    許鑫很喜歡用燈光來作為一種鏡頭內的潛在語言,來表示這部電影里人物的心境。

    因為他覺得這樣很美……

    所以這一場圍繞著飯桌展開的戲份,他並沒有採用常規的固定鏡頭,而是依舊讓李平東坐在滑軌上面,採用平移鏡頭的手法來進行不同角度的拍攝。

    而這部戲展現角色內心世界的基底,在二人飯桌後面的陳設上面。

    依舊是檯燈。

    但卻好懸讓燈光師撓破了頭。

    因為……

    導演要求的實在太奇怪了。

    首先,許鑫要求二人的背後都要有燈。

    ok,這點很容易。

    用燈光來烘托背景,這是燈光攝影的最基礎操作。

    沒問題啦。

    可是……

    拜託你,後面的要求能不能不要這麼過分?

    能不能當個人?

    什麼叫“父子倆的表面燈光是一致的顏色,但身為父親的燈光要有兩種”?

    你給我解釋解釋。

    再是什麼叫“另外一種顏色,表面要代表身為父親的冷靜與客觀,但內核是溫暖的關懷”?

    還有,什麼叫“冷靜的不能太冷靜,關懷一定不能蓋過冷靜,但也不能示弱”?

    大哥。

    拜託你,說人話不行嗎?

    就衝這一個要求,前幾天的燈光師好懸得了失眠症。

    最後反反覆覆的論證,拿做出來的東西給許鑫看,才得到了一個肯定的答覆。作為今天這場戲一個高度展露人物內心世界的表露特徵,很不起眼的摻和到了鏡頭下。

    四盤菜,兩碗飯,一砂鍋的湯。

    一張餐桌,以及對坐的父子倆。

    全場靜默。

    伴隨著場記的打扮,拍攝開始。

    黃秋聲的戲確實沒說的,並且,因為之前已經合作過一部電影,周杰侖與他的搭戲也看不見半點生疏。

    畫面中,李平東的鏡頭始終保持著穩定的勻速,在緩緩移動著。

    許鑫帶著耳機,坐在監視器前,看著父子倆那看起來很平常的吃飯動作點點頭。

    “為什麼每一天都是我回來,你才做好菜?”

    一邊吃,一邊問。

    問話的時候,菜就在嘴邊,問完,送進嘴巴里。

    節奏很自然。

    不過有個問題……

    許鑫敏銳的注意到道具給盛的飯有點多……

    但他沒喊停,而是打算先拍一條看看,找找感覺。

    接著就聽到周杰侖的話。

    他先是輕咳,似乎在找藉口,環視自己做的四盤菜,問道:

    “你不覺得的這樣很好吃嗎?”

    “少來,交女朋友了,對不對?”

    得承認,黃秋聲的演技確實沒毛病,一開始,他在鏡頭內的側臉是顯得很刻板的。就像是一個不支持兒子早戀的父母。

    讓人覺得很正常。

    但在問完這句話後,他的面部表情就有了一種在不覺的笑容蔓延。

    有些八卦~

    但恰到好處。

    許鑫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不是說他演的有問題……而是他這會兒腦子裡在思考一件事。

    為什麼這麼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員,自己會有一種天然的不喜歡呢?

    還是那個理由。

    說不上來為什麼,但就是不喜歡。

    很奇怪。

    不過“父子倆”的戲還在繼續。

    “沒有啊……”

    端著飯碗的周杰侖搖搖頭:

    “我是跟阿郎阿寶他們一起出去了啊~”

    “阿郎阿寶……我就知道是阿郎阿寶!”

    黃秋聲所飾演的葉老師直接放下了筷子,而放下了筷子的手也沒抬起來,而是換成了一種無聲無息敲擊桌子強調自己說話重要性的動作:

    “你不要交這樣的朋友!他們抽菸!不聽音樂!是壞人!”

    在說話時,李平東凝固了鏡頭。

    似乎代表著這種父子談話氛圍的凝重,而這時,許鑫對旁邊的張迅瑋來了一句:

    “阿瑋,紀錄一下,這段鏡頭要有背景音樂,要古典一些,輕鬆明快一些。”

    “好的導演。”

    張迅瑋迅速點頭。

    而等葉老師的話說完,在凝固的鏡頭中,周杰侖抬起了頭。

    他抬頭,鏡頭便開始重新以一種小幅度的擺動,開始朝著右邊周杰侖的方向緩緩移動。

    “不聽音樂,就是壞人喔?”

    這句話說完,鏡頭並沒有停止移動,而是緩緩展露出來了周杰侖身後一盞散發著柔和光線的暖光裝飾燈。

    許鑫頗有些感慨的搖了搖頭。

    大神就是大神啊……這種鏡頭細節的把控能力。

    因為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周杰侖後面的檯燈不是隨便添加的,而是代表著一種堅持。

    他剛才之所以說這裡要用明快輕鬆的音樂,其實就是要營造出來哪怕父子倆的對話看起來有些衝突,但實際上都只是侷限於飯桌閒談,或者是……這個小家庭之中。

    家的感覺不應該是沉重而壓抑的,而父子倆的談話命題也太大了。

    尤其是這句“他們不聽音樂,是壞人”。

    這句話太偏激了。

    往大了說,肯定不合適。但如果是父親來教育孩子,希望孩子遠離這些“壞人”,尺度就得到了緩解。

    而明快的音樂,以及鏡頭始終侷限於飯桌上,也都是為了給這一句話減壓。

    潛臺詞就是“這是父親教育兒子遠離壞朋友”而並非“偏激”。

    而葉湘倫問出的這句“不聽音樂就是壞人”的反問,同時後面的燈光暴露出來的原因也就在這。

    父親,是在教育兒子。

    是屬於父子倆的“小”談話層面。

    可葉湘倫問出的這句“不聽音樂就是壞人”則是在表達自己心裡的一種關於“大”的觀點。

    就是說這個世界上不是說好人就一定必須要聽音樂。

    這是他的觀點,他的認知,而這種認知,是建立在世界觀的基礎上,而並非今天這一場在“小家”之中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