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六百八十九章 連破兩城

  俘虜不能殺掉,但留在城中始終是個隱患,最好的辦法就是送回河套給趙國幹活。

  趙軍雖然從榆中和狄道城中繳獲了不少糧草,但也多了八千俘虜,這些俘虜都要吃糧食。

  冬天天氣寒冷,再加上大雪封路,無法走水路運輸糧草,糧草運輸難度增加數倍。

  趙軍再打下去,後方糧草就要跟不上了。

  而且秦國不可能坐視趙軍攻佔隴西,必然會派兵過來,趙軍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還需要應對秦軍的反撲。

  戰線拉長,不利於趙軍作戰。

  “剩下的就是安撫狄道城中的百姓了。”樂間心中想到,帶著副將和參謀朝著城中走去,他需要了解足夠的情況。

  城中的大街小巷早就被趙軍貼滿了告示,告訴大家,如今狄道城已經被趙國接管,趙軍不會搶奪大家財物,大家以前幹什麼,以後還幹什麼,不用害怕他們。

  考慮到大部分人不識字,還有可能聽不懂其他地區的語言,樂間和特地僱傭了幾名當地人,用當地的方言宣讀。

  為了取信於人,樂間還特地召集了城中的一些富豪和商人,從他們手中購買了一些糧草和布衣。

  這些富豪為了討好趙軍,表示這些東西可以送給趙軍,甚至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做好破財免災的準備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聽說哪個軍隊攻佔一個地方,還要花錢買東西的。

  說實話,如果不是為了應對接下來秦軍的反撲,樂間早就收下了,他又不會和錢過不去,況且趙軍這麼多人也要賺點辛苦錢。

  能賺到錢,將士們的士氣才會更加旺盛,更願意跟他作戰。

  不過為了收買人心,取信於民,應對接下來秦軍的反撲,樂間還是選擇了按照市價和富商們交易,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此時,每一處告示前都圍滿了人,百姓畏懼的看著趙軍,生怕對方突然上來給自己一刀。

  或許是見到趙軍沒有這麼做,百姓們逐漸放下心來,一些膽子大的,甚至主動詢問趙軍,秦國是不是被你們打敗了。

  “城中百姓雖然對我們有些畏懼,但眼中並沒有仇恨。末將以為,這是好事。只要我們約束將士,嚴禁搶劫,騷擾等事情的發生,讓大家放下對我們的警惕並不難。”副將揚塵說道。

  “城中百姓多面有菜色,由此可見,秦國賦稅之重,我們想要收買……得到大家的支持,或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比如開倉放糧,以工代賑等等。在幫助我們幹活,得到糧食的過程中,也能夠增加當地人對我們的認同感。”參謀說道。

  “狄道城中一部分是曾經的義渠人,他們對秦國殺死義渠王非常痛恨,這些年間不斷有人站起來反抗秦國。一部分則為秦國遷過來的罪犯,商賈之人,這些人對秦國頗有怨言。末將以為,或許可以找到義渠王的後人,向朝廷請求冊封。如此一來,這些義渠人必定歸心,甚至能夠動搖秦國在隴西和北地的統治。”另一名參謀說道。

  “冊封要大王同意。等我們找到義渠王的後人,再寫信送到大王手中,大王同意之後再派使者過來冊封,最快也得兩三個月。”樂間搖了搖頭。

  兩三個月之後,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三個月以後,秦國仍然沒有派來援軍,或者援軍無法攻下狄道城,那麼冊封義渠王后人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三個月以後,狄道城再次回到秦國手中,那冊封義渠王的後人更加沒有意義。

  冊封義渠王的後人或許能夠動搖秦國的統治,但同樣也會影響到趙國的統治。

  趙國入主隴西,要的是堂堂正正,名正言順的佔領,而不是去扶持所謂的義渠王后人。

  義渠都被秦國滅了幾十年了,早就該掃入歷史的塵埃中了。

  “可以發文譴責一下秦國對義渠的惡劣行徑,比如宣太后將義渠王勾引過去殺掉,然後再寫一篇文祭奠義渠王的在天之靈。”樂間說道。

  死人怎麼推崇都無所謂,就算冊封義渠王都行,死人是無法站出來反對趙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