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兩百六十二章 三月聚糧

    雁門,孔斌和李牧還在救災。

    雁門的人口不是很多,只有不到五萬戶,甚至所有縣邑加起來都比不上邯鄲一座城池的人口。

    但是這些人卻分佈在雁門各個地方,有的在平原上,有些則在深山之中,要走一段遙遠的山路才能抵達。

    李牧只能抽調軍中的好手,給他們運送物資。

    更有一些只有十幾戶甚至不到十戶人家的村落,常年與外界隔絕,沒有人帶路外人根本找不到,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是死是活,只能無奈放棄。

    雖然趙括想做到以人為本,但是在這個年代很顯然不太現實。他只能選擇在有限的時間內,去救更多的人。

    雲中郡更加地廣人稀,有些地方上百里都不見人影,但是因為雲中百姓大部分都是以部落的方式聚居,剩下基本上也都是居住在城中,反而更方便施展救災工作。

    當然,漏網之魚肯定有,甚至還有一些不服趙國教化的胡人部落居住在這片大地。

    有親近趙國的胡人,就有不喜歡趙國的胡人,他們不明著反對趙國,同樣也不接受趙國的管轄,當然,更不可能受到趙國的援救。

    趙國確定援不援救對方的辦法很簡單。有戶籍,就是趙國人,沒有戶籍,就不是趙國人。

    既然不是趙國人,那你死的再多也和我沒有關係,畢竟我趙國又不是做慈善的。在這個年代,不落井下石就很善良了好吧。

    在邯鄲通往代縣的大道上,一輛輛馬車排成長龍將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往北疆。

    這條大道將趙國南北連接起來,極大促進了趙國南北兩種文明的融合。

    更準確的說法是,中原文明對諸胡的吞併。

    因為諸胡本來就沒有什麼文明,連文字都沒有,哪來的文明,純潔的如同白紙一般,任由趙國肆意塗鴉。

    他們在內心深處,無比嚮往中原的繁華,嚮往中原的文化、語言、文字,趙國改變他們甚至要比改變武陽城的燕人更加容易。

    至於是放牧還是農耕,這並不重要,放牧和農耕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只要說趙國話,用趙國文字,開口閉口我趙國怎麼怎麼樣,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