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賢一個接著一個

    “大王,招賢館來了三位大賢。”趙括剛送走蔡澤,立刻有人來報。

    “三位大賢?”趙括聲音勐然提了起來,招賢令發出去這麼久,真正能算是大才的也就蔡澤一人而已,現在一下子來了三個!

    這還得了!

    接著趙括又有些疑乎,以坐鎮招賢館的老頭的水平,恐怕也分辨不出來來人是不是大賢,說不定是被嚇唬住了。

    “今天誰在招賢館?”趙括問道。

    “國尉。”

    這下子趙括坐不住了,起身就往招賢館走去,連許厲都承認的大賢必然是妥妥的大賢。

    幾天前許厲終於帶著農家弟子抵達邯鄲了,其中就包括已經八十多歲的陳辛。

    陳辛曾經師從儒家,後來跟隨哥哥陳良從楚國趕往滕國,摒棄了儒學觀點,拜許行為師,成為許行的親傳弟子。

    接著孟子找到許行,展開了一場農與儒的世紀大戰,最後誰也沒有說服誰。

    除了陳辛之外,還有陳相之子陳恆,也已經七十多了。

    陳相是陳良的弟子。

    許行的孫子許晴天一家也來了。

    甚至許厲還在洛陽找到了天倉氏一系,據說是倉頡的後人,也精通種地。

    不過他們只是純粹的研究種地,並不屬於農家。

    農家並不是種地的。

    農家是有一套自己的思想的學派,主要是思想,其次才是種地。

    這也是為什麼農家一直以來發展不起來的原因。

    沒有任何君主不喜歡糧食,不喜歡土地增產。他們又不是傻子,如果農家真的只研究如何如何種地,如何如何提高產量,這些君主早就把農家封為上賓了,還輪得到趙括?

    但是農家“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的思想是嚴重被統治者所不喜的。好傢伙,我身為一國君主還要和農民一起種地,一起做飯,還要治理國家,那我還做君主幹嘛?

    做農民不是更香嗎?

    而且農家反對國君設倉庫儲存米榖,有府庫積聚財貨,認為這就是傷害人民來供養自己,並且不贊成商人從中剝削,抬高價格。

    怎麼說呢,農家的理想很美好,但是極為不符合實際,只能說是對大同社會的一種幻想。

    而孟子所說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才更符合社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