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塘鴉影 作品

第2392章 番外1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漢末諸侯紛爭,三足鼎立。昭烈帝自討黃巾而起義,得關張相助,又有孔明輔佐,西據益州繼承漢祚,與魏吳相抗,史稱蜀漢。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幸得螟蛉之子劉封輔佐少帝,遂有漢室中興,傳至幼帝劉諶,遂定三國,一統天下。

    自蜀漢中興以來,劉諶繼光武之志勵精圖治,麒麟王興兵威之盛征討四海,拓疆千萬裡,華夏之名傳遍世界,遣使來朝。

    劉封收復西域,討平漠北,剿滅倭人,南拓諸島後,又領海師西征世界,定扶南、平身毒,十年之間西進大洋,所向披靡。

    時薩珊國萬王之王阿爾達希爾召開萬國大會,在會上嘲笑東方人不會用兵,中原兵力孱弱,參會的大將軍姜維大怒,憤而離席,退回大宛奏報長安,請求出兵。

    天子劉諶調匈奴、羌族、丁零、烏孫及西域各國合計十萬大軍至大宛,一年後姜維自大宛出兵,征討薩珊,十戰十勝,西方羅馬帝國趁機入侵,阿爾達希爾驚怒而死。薩珊王子卡爾德隆繼位,遠不如其父,姜維用八年時間平定定薩珊,卡爾德隆再次被送到長安,自此大漢盡收原貴霜之地,由平西將軍班樓、班辭領班氏一族鎮守疆域,

    教諭萬民。

    西方諸國無不震驚,此時羅馬帝國陷入內亂紛爭,帝國分裂為三,米蘭帝國、高盧帝國相繼獨立,紛紛遣使結好大漢。

    中原高道大德、大儒名士至西方傳道,華夏文明遍佈西方諸國,各國上到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無不以說中國話為傲。

    漢軍所定之處,道觀、學院如雨後春筍,其中以二聖堂規格最高,此為官府所建,祠中供奉漢丞相諸葛亮、大將軍關羽之像,以其忠、智、勇、仁、義誡喻百官。

    隨著各部典籍進入西方,諸葛亮和關羽的事蹟傳遍各地,一個算無遺策,一個忠義無雙,西方尊稱二人為“聖先知”、“聖將軍”,以到二聖堂觀瞻拜謁二人為榮。

    大將軍姜維平定薩珊國之後,繼續引二十萬大軍西進,此時大漢海軍也從南海岸登陸,征服南方各地,自尼羅河進入地中海,水陸並進征討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