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九變 作品

第三百九十五章 招待王承恩!

“將軍太謙虛了,當今天下,誰不知道秦將軍足智多謀、善於用兵,更是立下赫赫戰功,可與古之名將比肩!

再說了,將軍獻上傳國玉璽,立下了大功一件,皇上必須會重重封賞,將軍馬上就是朝廷新貴了,談論一下國家大事,不是應該應份的嘛!”

“承蒙公公稱讚,既然如此,末將就斗膽說上幾句,若有不當之處,還請公公莫要見怪!

以末將之見,對於中原流寇們,朝廷之所以消耗巨大,卻遲遲不見效果,主要是因為有三大弊病:

一是中原幾省久無戰事,以至於士卒懶散、疏於訓練,軍械破舊、數量不足,這樣的軍隊用來圍剿流寇,難免屢戰屢敗、無法成功!

二是圍剿的辦法過於死板,一味打打殺殺,不懂靈活變通,再加上軍紀敗壞,士卒們燒殺劫掠、無惡不作,將很多良民百姓都逼到流寇那邊去了,以至於流寇越來越多,聲勢越來越大!

三是中原幾省各自為戰,沒能互相配合,而流寇們見縫就鑽、搶完就跑,官軍無法對其形成合圍之勢,剿滅起來自然是難如登天了。

針對以上三點不足,末將有三點建議:

一是對中原幾省的軍隊進行編練,淘汰老弱、留取精壯、加強訓練、補充軍械,增強其戰鬥力,同時從九邊抽調精兵強將,幫著中原幾省一起追剿流寇!

二是嚴明軍紀,對禍害百姓的士卒們,該殺則殺、該罰則罰,決不能姑息養奸!

同時取消一味強徵硬剿的策略,變為以撫為主、以剿為輔,流寇當中有放下兵器、歸順過來的,一律既往不咎,而後遣返回鄉,好好安置,讓其太平度日,這樣就能瓦解流寇們的鬥志,使其不攻自破!

三是設置五省總督之職,挑選一位忠心耿耿、精明強幹的重臣來擔任,全權掌管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五省一切軍政事務。

而後統一指揮五省人馬,從四面八方形成合圍之勢,接著步步推進、慢慢壓縮流寇們的活動空間。

最後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集中全部精兵強將,與流寇主力進行決戰,定能將其一舉消滅掉,如此一來,就能暫時解決中原流寇的問題了!”

秦鋒口若懸河,講述著自己的圍剿方略。

王承恩則豎起耳朵、認真傾聽,生怕漏掉一個字,臉上則露出了喜色,認為得到了平亂安國的良策。

可是聽到最後一句,喜色又瞬間消失了,接著沉默良久,無奈的點了點頭,認可了秦鋒的論斷。

對於流寇問題,用兵馬鎮壓的話,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縱然一時壓下去了,早晚還得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