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大錘 作品

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竊取的氣運!

    聽到三足金烏的這個問題,眾人幾乎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個地方。

    海外人皇山!

    三足金烏看著陸言三人臉上的神色變化,便知道他們猜到了答桉。

    他說道:“沒錯,就是你們人族聖地,人皇山!”

    雖然陸言三人早就已經猜到了這個答桉。

    但是當聽到三足金烏親口宣佈答桉時,他們還是深深地被震撼到了!

    人族聖地,供奉歷代人皇的人皇山,居然是遠古妖庭的一塊碎片!

    這個消息對眾人產生的衝擊力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三足金烏輕嘆一聲,說道:“人皇山本不叫人皇山,而是妖皇山,是我妖庭舉行祭祀的聖地。”

    “當年妖庭崩碎,妖皇山落於海外,那時我們正在反撲巫族,與巫族大戰在不周山,無暇顧及妖皇山。”

    “等到巫妖大戰結束,我拖著重傷垂死的肉身找到妖皇山的時候,它已經不是妖皇山,而是人皇山!”

    說到這裡,三足金烏的眼底不禁閃過一抹極為複雜的神色。

    他抓頭看了一眼虛空,彷佛遙遙可以望見遠在海外的人皇山。

    “你們人族趁著我們妖族和巫族大戰於不周山的機會,佔據了妖皇山,竊取了我們妖族的氣運!”

    “也是因此,你們人族才得以崛起,立人皇,成為這人間的主宰!”

    轟!

    三足金烏這一番話彷佛平地驚雷一般在陸言的耳畔炸響。

    他現在整個人都有點懵了。

    人皇山原本居然是妖皇山?

    人族的崛起居然是因為竊取了妖皇山上,本該屬於妖族的氣運?!

    三足金烏的這些說辭,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

    即便是他,一時之間也是有些難以接受!

    三足金烏繼續說道:“按照我的本意,應該是要將佔據妖皇山,竊取妖族氣運的人族覆滅才對。”

    “不過我當時重傷難愈,無法再戰,而且妖族氣運也已經和人族緊密聯繫在一起。”

    “我若是覆滅人族,等同於是在覆滅妖族,在斷絕妖族的希望。

    “不得已,我只能和你們人族立下盟約。”

    “由人族和妖族共享人間!”

    “人族渴望崛起,自然無不應允。”

    “自此之後,我便每日於妖皇山日升,於虞淵日落。”

    “守護妖庭碎片的同時,也在守護人間妖族,日日如此,至今已不知道有多少年月。”

    聽到三足金烏這一番話,陸言本能的想要去反駁三足金烏的這一番言論。

    但是他實在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和角度。

    遠古時期,妖族和巫族鼎盛,人族不過是微末種族,是附庸中的附庸。

    在巫妖大戰之後,妖族和巫族銷聲匿跡。

    人族本該是崛起希望最小的種族,可偏偏人族就崛起了,成為了人間的主宰。

    這本是一件很怪異,讓人覺得疑點重重的事情。

    不過今日聽到三足金烏的解釋,那一切都變得合情合理了。

    人族崛起,是藉助了妖族的勢!

    想到這些,陸言張了張嘴,忽然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三足金烏望著陸言,眼底忽然閃過了一抹痛苦之色。

    他低聲說道:“這是我們兄弟十人的錯,當初如果不是我們十大金烏齊出,令人間生靈塗炭,就不會引起巫族的不滿。”

    “若是沒有這個開端,也就不會有之後的巫妖大戰,不會有現在的這些事情。”

    說到這些,三足金烏的心中當真是無比的悔恨。

    而這悔恨,已經伴隨了他無盡歲月。

    時間並沒有衝澹這悔恨,反而令這悔恨變得愈發的深厚!

    也正是因為這一份悔恨,他才會日升日落,日日不息。

    是守護。

    也是贖罪。

    陸言看著三足金烏那痛苦悔恨的模樣,不禁輕嘆一聲。

    他望著三足金烏的目光很複雜。

    他可以理解三足金烏的心情,那種愧疚。

    不過他沒有辦法去安慰三足金烏,因為理解僅僅只是理解。

    這種悲痛不是親身經歷,永遠都是沒有辦法感同身受的。

    三足金烏望著陸言,說道:“今日說了這麼多,我不得不提醒你一句。”

    “巫族偏執野蠻,殘忍好戰,一旦戰爭開始,不管是誰對誰錯,他們都會死戰到底。”

    “你最好像是你自己所說的那樣,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

    “我決不願看到巫族重新出現在中原的大地之上!”

    覆巢之下無完卵。

    如今的妖族生活在人間,和人族雖然有一些摩擦和矛盾,但是至少可以共存。

    如果讓巫族重臨人間,那麼憑著當年巫妖大戰時結下的仇怨,巫族一定會將妖族覆滅!

    他並不想看到這種事情發生。

    所以他希望人族可以戰勝巫族。

    而作為人族最強者的陸言,在這即將到來的一戰當中至關重要。

    也是因此,他才會好心的提醒陸言,面對巫族,一定不可以輕敵大意!

    陸言深深地看了一眼三足金烏,拱手說道:“多謝前輩提醒,晚輩知道該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