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森研心 作品

第二百五十五章 心理慣性

    「嗯,準備好了。」

    凌志則是站在下半臺右側庫邊附近,身子朝著左下底袋,見江駿沒有趴下來瞄準,他也沒有趴下來,他還不至於去跟江駿爭取這點時間。

    「好,那麼,開始吧。」

    看似不那麼嚴肅的號令聲響起後,兩人也都沒有爭一時之快,反而都是緩慢入位,耐心瞄準後,才打進了各自的第一顆紅球。

    對於凌志來說,他雖然也想贏得江駿提出的這場比賽,但更多的,他還是對這場比賽產生了一些興趣,比起獲勝,他更想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

    所以凌志並沒有刻意追求速度,而是想首先保證自己能完成5顆紅球的進球,至於能不能打到藍球,倒不在他的第一順位考慮範圍。

    最初的白球位置都是可以自己擺放的,兩個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先擊打最遠離藍球的那顆紅球,擺放的角度也都是打進紅球后直接低杆就能叫到最近一顆紅球同一個袋的角度,這樣就能迅速入位擊打,不用再繞到桌子的另一面。

    只不過,兩個人的走位還是有些差別的。

    凌志控制白球走到的擊打第二顆紅球的位置偏直了一些,如果繼續低杆拉回來走第三顆紅球的左側底袋的話,擊打的角度就會偏大。

    所以凌志還是改變了策略,用低杆打進第二顆紅球后便把白球拉回來一小下,走第三顆紅球的左側中袋。

    而江駿走到的第二顆紅球的角度比較舒服,打進紅球后白球往右後方滑了一段距離,可以擊打第三顆紅球的同一個袋,而且角度很理想,依然可以用同樣的杆法走第四顆紅球同一個袋。

    雖說不管是走中袋還是走角袋,都沒有什麼絕對意義上的好壞之分,但是這裡面會有一個問題。

    假如持續走中袋的話,到最後一顆紅球時,如果角度不舒服的話,比如凌志打進紅球后白球向下走,或者江駿打進紅球后白球向上走,那麼之後便需要繞球檯才能讓白球走到擊打藍球中袋的位置,等於是浪費了時間。

    然而如果持續走紅球底袋或者頂袋的話,不管是走多一些還是少一些,想要讓白球叫到藍球的話,無非是用的杆法不一樣,吃的邊庫不一樣,但終究不需要繞球檯才能走到藍球的中袋。

    所以到底是走第五顆紅球的中袋還是角袋還是有些微的區別的。

    可惜的是,等到凌志意識到這點區別的時候已經晚了。

    在擊球的過程中,凌志用眼角的餘光也觀察到了,江駿的擊球速度並不是那麼快,這也讓他無形當中放鬆了警惕。

    但是,因為凌志早早地在擊打第三顆紅球時叫了中袋,所以此後第四、第五顆他也就順勢走了中袋,一開始凌志沒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妥,不過在走到第五顆紅球時,他終於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他下意識地走了一個白球向下的角度。

    凌志皺了皺眉,他的腦海中快速閃過了以前看直播的時候記住的一些畫面,以及教練曾經告訴過自己的一些統計數字。

    在叫藍球的中袋的時候,如果此時白球在下半臺,那麼選手們有91.8%的概率會控制白球走過藍球與中袋的連線,這樣做是為了方便接下來讓白球走下半臺的紅球。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萬一白球力量小了,儘管對於選手來說接下來讓白球叫紅球會存在一定困難,但是他的進球並沒有任何難度,因為此時選手的視線是正對著中袋袋口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一習慣刻在了選手們的骨子裡,當一位選手叫任意一顆球的中袋時,都會把白球走到使自己的出杆方向儘量平行於底庫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