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豆 作品

第178章 第 178 章

    牢獄中的這位毛利四郎便是如此,蹲在牢獄陰暗的角落,直勾勾的眼神,當真有些驚悚。

    聽獄差說,毛利四郎平日裡做最多的,便是雙手吊著鐐銬,歪著腦袋,努力去拔額頂新生出來的髮絲,以此保持光亮亮的月代頭。

    聽聞此,裴少淮特地穿了一身新官袍,團領青衫,烏角腰帶,白鷳補子,無一不在彰顯他的官職地位。

    “知州大人,倭人鳥語不明,您在此稍後片刻,卑職為大人喚通事過來。”招待的獄頭恭敬道。

    通事,專精外夷言語,翻譯所用,也稱之為“九譯官”。

    “不必了。”裴少淮說道,“大慶與倭人之間,所不通的,非言語也。”

    裴少淮這次過來,想知曉的,亦不靠言語。

    他剛一進門,牆角的目光便追了過來,牢牢鎖在他的身上,狐疑打量著。裴少淮不為所擾,特地用衣袖掃掃桌椅,掩了掩鼻,這才坐下來。

    雙眸洞察悲歡事,亦可傳遞怨恨由。

    裴少淮尋常笑笑,卻似輕蔑,叫毛利四郎眼底愈兇愈狠,恨不能撲出來。裴少淮的年紀輕輕,愈發讓他不甘、不服。

    “計謀是我出的,你們的船,全沉了。”裴少淮淡然說道。

    鐵鏈陡一下哐哐噹噹響,毛利四郎如同餓狼一般隔空撲來,被鐐銬禁住亦不管不顧,朝裴少淮喊道:“殺了我,不然我殺了你。”口齒不清的大慶官話,勉強聽得明白。

    “原來你懂大慶官話。”裴少淮並不詫異,道,“這也不出奇。”

    他說:“漢皇賜印,臣拜隋唐,習我漢字、用我典章,房屋衣制也盡出於長安,才使爾等蠻夷之地有了幾分教化,知曉甚麼是人樣,從古至今皆如此……這般來看,你習我大慶言語,倒也正常。”

    裴少淮頓了頓,瞥了一眼毛利四郎血跡生癩的頭頂,接著道:“不過,穿衣束髮也只習得了三分人樣,餘下七分獸樣改不了,骨子裡還是飲血吃肉的獸性,不滿所欲。”尤其是那些武士家族。

    “殺了你!”毛利四郎掙扎咆哮著。

    與獸言而無用,裴少淮起身,抖抖寬袖的上的塵土,轉身離去,拋下一句:“會讓你死的,沒到時候而已。”溫和的話中透著冷氣。

    毛利四郎在毛利家究竟是什麼角色,燕承詔還在派人查。看年紀、看裝束,大抵是第一次出來“歷練”,就進了裴少淮的牢獄。

    ……

    ……

    時至十二月,三大姓同一日合辦祭祀大典,各家祠堂裡,香燭滿爐,三牲齊擺八仙桌。

    唱說遠海風浪惡,禱許莫打爺郎船。

    裴少淮身為異姓外來人,來回奔赴三家祠堂間,領著眾位長者一齊上了頭香。香燭煙重,迷得裴少淮幾乎睜不開眼,菸灰落於手背上,也燙得生疼,裴少淮依舊端端站著,遵照幾位族長的指引,規規矩矩上香。

    這一炷香,敬的是當地的風俗。

    各族後輩沒有因為裴少淮的年輕、異姓而心有微詞,臨海之濱,靠海為生,註定他們崇尚強者、本事。

    俗禮已罷,祠堂裡族人們還在為分胙、散福熱鬧著,而裴少淮和三位族長已經移步至議事房中。

    “諸位族長請本官上頭香,此間意味,大家心知肚明。”裴少淮沒有坐在高堂正中,而是踱步在幾位族長面前,說道,“那本官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知州大人請說。”事已無回頭路,三位族長爽利了許多。

    “來年夏日,歸來的船隻上,本官希望滿載的是糧食,而非珠寶香料。”

    糧食買賣是一樁不錯的生意,卻遠沒有珠寶糧食的利潤高。

    三位族長不好多問什麼,應道:“遵大人的吩咐。”

    此後,雙安灣裡朝霧瀰漫時,每日數以百計的“漁船”由此快櫓劃出港灣,而後揚帆,藉著北風一路南下,開啟新一年的商路航程。

    浩蕩船帆破浪行。

    臘月之後春日來,裴、燕兩家第一回遠在京都外,在這異鄉閩地過年。兩家人關係好、走得近,為了讓幾個娃娃能感受到年味,一合計,乾脆湊到一起過除夕。

    燈籠紅照壁,炮聲震門庭,熱熱鬧鬧遣去了許多異鄉離愁。

    又是一年漫長寒冬,連閩地東南、臨海之濱的雙安州,竟也下起了粒粒小雪,一旦落地便化雨。

    除夕小雪正閒時,心無憂慮酒量寬。

    正堂門外,左右兩把太師椅,一文官一武將,裴少淮和燕承詔如同兩尊“門神”一般,一邊藉著簷上燈籠賞夜雪,一邊推杯換盞飲熱酒,解冬日寒氣。

    正堂裡亮堂堂的,一張大圓桌上擺滿了各種餌料,一張張渾圓輕薄的生面皮擀出來,楊時月和趙縣主正帶著幾個小娃娃包水點心,告訴他們家鄉過年的傳統。身在異鄉,改不了習俗。

    三個娃娃踩著椅子上,好不容易才夠到圓桌,要把水點心包成圓的、方的,或是包成花兒、葉子,吵著、鬧著、比著,玩得很是開心。

    小風最是頑皮,沾著麵粉的小手抹了一把哥哥的左臉,小南眉梢、鼻尖、臉頰落了不少麵粉,小意兒見狀,也抹了一把小南哥哥的右臉,這下子總算是對稱了。

    兩個丫頭捧腹哈哈大笑,小南也不惱,繼續努力包水點心。只是他和他爹一樣沒有天賦,包出來的水點心形狀很是獨特。

    興許是因為聞到了生肉味,趙縣主胸口一悶,有些發嘔,用帕子掩了掩嘴。

    這一幕自逃不過楊時月的眼,她靠過去,與趙縣主低聲閒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