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李夫人起身,臨走前喃喃道∶"伯爵府的這一盞茶真是好,可惜老婆子粗使慣了,嘗不出低好的滋味,往後也沒機會再品嚐了。"

    "李夫人喜歡粗茶,西邊大街上多得是,大可以買兩斤回去嚐嚐。''

    "大娘子說得是。"

    本以為一隻腳踏進門的婚事,就這麼吹了,林氏神色惶惶,她氣的不是這個,她擔憂的也不是竹姐兒找不到人家,而是原本就複雜的家事,被李家母子這麼一鬧,使得林氏、沈姨娘更加被動了。

    此事不成,老太太若是有了別的心思,該如何擋回去?

    尚書府那邊若是起了甚麼壞心思,又當如何應對?

    這時,沈姨娘帶著竹姐兒從大堂後門出來了,方才之事,她們都在後頭聽見了。竹姐兒眼睛發紅,顯然已經哭過一場了,但淚痕已經擦得乾乾淨淨,眼眸裡透露出一股倔氣,而非哭得梨花帶雨。

    反倒是沈姨娘臉上多些憂愁。

    竹姐兒來到林氏跟前,跪下行禮,說道∶"女兒感激母親替竹兒辛辛苦苦打算。"是個懂事的。

    "你這孩子,這是作甚麼。"林氏趕緊扶竹姐兒起來,心中亦是十分憐惜,道,"這次是我沒有打探清楚,沒有考慮周全,叫你受了這麼大的委屈,是我的錯,你不要怪我才好。"

    "母親盡心盡力,哪有甚麼錯,錯在我看走了眼。"竹姐兒倔強道,"我看那李三郎在堤壩上跑上跑下,辦事不怠,以為他是個有擔當的,誰知道他在家中,連自己的半點主意都沒有,做不得主。"

    又道∶"這樣沒擔當的男子,這樣刁鑽的婆母,女兒即便嫁過去,也不會過得安穩的。"

    沈姨娘亦道∶"竹兒說得對,夫人一心為她好,她是真情實意心懷感激的。"

    ::

    沈姨娘和竹姐兒一同回到逢玉軒。

    本已經收進雜物間的豆子、籮、瓷罐,又被竹姐兒端了出來,她不聲不響,也不哭,只悶著頭坐在窗前,一顆一顆地撿豆子。

    一把紅,一把綠,撒進兩個瓦罐中,沙沙聲響。

    沈姨娘哪裡見得了女兒這個樣子,上前輕輕握住了竹姐兒的手腕,止住了她的動作,將竹姐兒抱在懷裡,輕撫她的背。

    沒有勸語。

    竹姐兒忍不住,嗚嗚嚶嚶在小娘懷裡痛快哭了一場,半晌,,抹乾淚水,道∶"女兒哭這場,不是因為這門婚事,它不值一文,也不是因為嫡庶……若說羨慕,比起兩位姐姐和英妹妹,女兒更加羨慕弟弟他。"

    竹姐兒繼續哽咽著道∶"弟弟去讀書,日以繼夜,刻苦奮進,可以為自己謀一份前程,成為小娘和我的依靠,可以成為伯爵府的驕傲,我替弟弟高興……可是我呢,我也努力,我也好學,女先生教的樣樣我都仔細學著,到頭來,過得好不好,還是要依仗一門婚事,要看嫁給何人,女兒的努力都是不值錢的。女兒真的忍不住好羨慕好羨慕弟弟……小娘,你能不能告訴我,女兒這樣想是不是錯的?"

    沈姨娘從不知道,竹姐兒撿豆子是為了平復心裡這樣的念頭。

    她亦不知曉答案。

    沉默了好久,沈姨娘輕言道∶"竹兒,你也知曉小娘的出身,小娘自幼被家人賣給了人伢子,又被送進了寧府,是個伺候人的奴婢,小娘只知曉謹小慎微、莫出差池、安分知足,才能夠活命,一點點籌謀才能往上走……你方才說這些,小娘從未想過,更莫說知曉答案。不過,竹兒你的身份與小娘不同,你縱是庶出也是個主子,興許以後你能知道小娘不知曉的答案呢?"

    "小娘,此話當真?"竹姐兒仰頭問。

    "自然當真, 小娘何時騙過你與弟弟。"

    兩人的話,正好被旁屋裡溫習功課的津哥兒一字不落全聽見了,叫他也跟著傷心起來。

    ....

    這幾日,津哥兒上課總是心不在焉,回答夫子問題時,也常常出現差錯,連連被罰,課業成倍增長。

    裴少淮日日同弟弟在一起 , 心思又敏感一些,自然瞧得出弟弟有心事。

    這日散學回到伯爵府,分道時,裴少淮對弟弟言道∶"瞧你這一副不茶不飯的模樣,唉…….

    津哥兒低著頭只顧著往前走,要回自己院子,半晌,才回過神,轉身問道∶"方才大哥說有甚麼茶、甚麼飯?"

    "我說你心事重重,不茶不飯。"裴少淮重申道。

    "心事重重是真。"津哥兒應答道,"茶與飯,若是甜茶和好飯,倒也可以嘗一些。

    "來我院裡同我說說罷。"

    津哥兒這才跟著裴少淮回去,把那日聽聞小娘、胞姐的話,悉數說給大哥聽,這幾年朝夕相處,他還是很信任很信服長兄的。

    "大哥,聽聞姐姐說她羨慕我,我不知為何覺得壓力好大,又完全使不上勁。

    縱使是裴少淮帶著前世的見識,他也難回答清楚這個問題。他知道竹姐兒是沒有錯的,但是這個世道不允許她是對的——正確的人很多時候都在與世間背道而馳。

    裴少淮現在沒有本事,也不敢妄言說要改變世道,他只能先勸住弟弟,道∶"津弟既帶著三姐姐的一份羨幕,理應更加珍惜才對,若是浪費了這讀書的機會,豈不是枉費了三姐姐的期盼?我只知曉,你若成了,她的心裡勢必會好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