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燭館 作品

第八十一章 公府宴

    “語璇妹妹,聽聞你一路跟隨南燭公子來到雍城,不知公子平日可曾於你交談過麼?”這會兒沒有長輩在場,許多娘子說話都直接了一些。

    祁漣自然不能說她途中多次跟隨左脈之出遊,更有獨處一室的時候,要不在場這些娘子們對她便不是和善而是妒嫉了。

    她只能低垂著眼皮看向地下,裝作尋常模樣,“左公子很少同我說話的,只是我們在趕路的途中時常能聽見南燭公子的琴聲罷了!早就聽聞左公子極善音律,我卻覺得,稱其為仙樂也不為過的。”

    “真的嗎?若是我的話,就是天天聽公子彈琴也不會膩了。”就有娘子小聲地說了。

    不需要太多的故事情節,就光是祁漣提上左脈之一嘴,就已經讓在場的這些女郎們羨慕不已了。

    “我瞧著眾位姐姐琴棋書畫樣樣都是極好的,與左公子很是相配呢!”祁漣說。

    祁漣雖然同這些貴女們年紀相差不大,可面上卻絲毫沒有表露出這些貴女們一談起左脈之臉上便浮起的羞赧之意,這就讓眾女郎們心中少了許多戒備。

    祁漣心中則是滿意極了。

    雖與左脈之扯上關係這事給她帶來了不小的煩惱,可在這樣的場面之下,她又覺得左脈之這張大旗實在是好用,都不用她費心經營與這些女郎的關係,她們就自然而然地來結交她了。

    為了多從祁漣這裡套到左脈之的信息,這些娘子們對待祁漣就更是熱情了一些。

    眾女郎們在香雲蔚雪歇息了約莫半個時辰,就被府裡的丫鬟請到了聽濤閣用午膳。

    男賓那邊有施國公帶著府裡的幾位公子在應承,女眷這邊就有了唐夫人和薛夫人招待,兩處並不在一起。

    午膳後茶歇了一會兒,眾人便移步到了孤芳臺坐下,那裡是國公府內的一處戲臺。

    那戲臺建在水榭之上,坐南朝北,內頂上方形藻井,中刻團鶴,周飾蝙蝠,象徵福壽雙全。戲臺三面臨水,中隔天井,面對樓閣,拾音良好。

    隔水相望有兩處樓閣,其上擺了桌椅板凳,茶水點心一應俱全,男賓女眷分坐兩邊,只女眷那邊用一道輕紗擋了。

    雖有遮擋,可素紗輕薄,足可見人,兩處閣樓互相雖看不清人臉,可卻能將人的身形看得十分清楚,就有一種霧裡看花之美來。

    這雍城的大戶人家府中豢養伶人歌伎的不在少數,前朝祁雲崇在位之時喜愛宴飲,宮中也豢養了不少梨園伶人,王公大臣們也跟著有樣學樣。

    雖然被後來之人批評靡靡之音,亡國之樂,可到了如今,這樣的習慣仍舊保留了下來。

    當初大夏亡國之後,民間有不少伶人流落在外沒有安生之所,而那些各階官衙豢養的伶人也抓了不少,若讓官府養著這些人糧食、人手都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於是賀正便在登基之時,將這些戲子伶人賞賜給了有功之家,這樣既可解了這些人家僕從人手不足的問題,又緩解了宮中和府衙的財政壓力。

    雖是施國公的壽宴,可那些上了年紀、位高權重的大臣們卻不會同年輕的小輩們在一起消遣,施國公另外將幾位來賀壽的同好安排在了孤芳臺不遠處的觀瀾亭之內。

    那觀瀾亭是這園中地勢最高之處,可眾覽院內風光,自然也能看的見孤芳臺上的歌舞,又更為隱蔽,自然最是受到這些大人們的喜歡。

    所以在這水榭兩邊的閣樓之上,就安排了眾女眷和一些小輩在此安坐。

    待到這些年輕的公子女郎們被施國公府眾人引到此處,女郎們看見樓閣之上掛起的潔白素紗,臉上都忍不住飛起了一片紅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