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無銀三千兩 作品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下 六

    聶柔登時吃了一驚,“佛教聖人一衲禪師,是那燃燈佛轉世?”

    頗具福相的甘露點了點頭,“我們這一生的福報都有定數,這等命中註定之事,本就不需要煩惱。世人皆有自己的因果,唯有接納因果,方可解脫。聶施主因美貌而聞名天下,後因傷了容貌而變得痛苦不堪,這未嘗不是一種因果呢?萬事因緣和合,是為因果業緣。《法華經》有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畏怖。人生吃苦是必然的,不但要忍受身體上的折磨,還要承受來自內心世界的無明煩惱,常常是“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然則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你破了皮肉之相,有何妨?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百年歲月不過彈指揮間,剎那花開,緣起緣滅。隨心,隨性,隨緣即可。”

    聶柔痴痴的聽著禪師這番玄機言語。

    當今中原禪宗第一人甘露大師繼續說道:“一沙一世界,一塵一劫,娑婆境裡,一切皆為虛幻,一切眾生性靜淨,靜心守志,可會至道,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可謂頓悟。”

    “那……大師,我該如何才能頓悟?”聶榮焦急問道。

    豈料甘露禪師卻搖了搖頭,“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眾生業報深重,無量無邊,言語萬萬說不清楚。”

    聶柔垂首良久,又抬頭問道:“大師,我還想問問生死。不知大師是如何看到死、生二事的?”

    甘露禪師微笑道:“當人之生,弄璋弄瓦,皆在慶賀之內;一旦撒手人寰,即呼天喊地,萬分感傷悲泣。何必如此?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生亦生,死亦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命裡一尺,莫求一丈,該生則生,該死,則死。”

    聶柔立在原地沉默思考了良久,猛地抬頭道:“大師,我……我想出家!”

    甘露快速搖頭,“施主,我知你苦,可這天下,無人不苦啊!佛門不是世人消極的避難所,你心裡不明白,迷惑顛倒,就是天天守著寺院也不會有歡喜幸福可言。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你才是你自己的“救世主”,誰也幫不了你。你要自行覺悟,才能離苦。”

    口中言苦,大師笑容猶在,宛如彌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