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二章 弄堂

    這個小女孩是張強的小女兒張萍萍,宋援朝前世九十年代初期這裡拆遷時,張萍萍已經是快考大學的大姑娘了,拆遷之後老鄰居們雖然分開,但相互依舊還有來往,1999年的時候張萍萍結婚,宋援朝還去參加了她的婚禮。

    宋援朝知道自己現在的樣子有些不怎麼樣,怕嚇著孩子儘量用柔和的語氣說了聲萍萍真乖,想了想從行李裡掏出一包東西,蹲下身打開油紙,裡面是幾個柿餅。

    柿餅是下鄉地方的特產,宋援朝回來前帶了些,他拿著柿餅向萍萍遞了過去,示意她接,有些膽小怕生的萍萍卻不敢拿,怯生生的用大眼睛回望著自己奶奶,兩隻小手緊緊抓著張家阿孃的衣角。

    “援朝阿哥不是外頭人,拿著吧,這是柿餅,很好吃的。”張家阿孃笑著對孫女說道,小萍萍這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接過柿餅,然後放在嘴邊小咬了口。

    一口下去,柿餅的甘甜頓時讓小女孩的眼亮了起來。

    “奶奶,甜。”

    “嗯,甜的,萍萍乖,好好吃。”張家阿孃對孩子說了聲,接著就招呼宋援朝一起回家,宋援朝提起行李和張家阿孃還有小萍萍向弄堂裡走去,離著家越來越近。

    “阿孃,儂鄉下又來親戚了呀?”

    “這是儂鄉下哪頭的親戚呀?”

    走進弄堂深處,時不時就碰上鄰居們打招呼,詢問跟著張家阿孃的這個鄉巴子是誰,這時候張家阿孃就會向她們解釋,這不是自己的親戚,是住在23號宋家,也就是以前宋老師的兒子宋援朝回來了。

    弄堂裡的鄰居都是住了許久的老鄰居,這個時代和後世不同,不像以後小區裡的鄰居那樣老死不往來,就算是對門鄰居住了十幾年也不認識。

    這個時代的人和人之間更有親情,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就是這樣。

    大家住在一個弄堂裡,許多人從祖輩時就認識,大人們許多也是從娃娃時候一起長大的,相互之間關係很是融洽。

    平日裡張家、李家、王家幾家住一幢樓,白天連房門都不關,家裡有事外出就和鄰居打聲招呼,鄰居都願意幫忙照看。

    就像宋援朝小時候,經常會從東家竄到西家玩,等到了吃飯的時候還喜歡捧著個碗到處跑,瞧著那家做了什麼好吃的會湊過去看看,大人們也不惱,通常罵幾句小赤佬、饞佬胚,再笑眯眯地夾上一筷子給他嚐嚐。

    這些鄰居原本大多是認識宋援朝的,只是宋援朝這麼一走多年,各自的記憶中早就印象模糊了。

    再加上宋援朝比離開的時候高了不少,在西北這些年又黑又瘦,風塵僕僕滿面垢面,外面穿著一身打了補丁的舊軍大衣,藍色的棉褲屁股後頭還有兩個望遠鏡(大補丁),腳上是破開了個洞的解放鞋,再頂個亂糟糟油膩打卷的頭髮,揹著行李,一副明顯鄉巴子的腔調,哪裡還有人能一眼認出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