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渲國 作品

第117章 白續一百二十一回 房書安大夏提親事 小展林大戰承天寺

    上回書正說到房書安,南俠一行人離開東京汴梁,趕奔大夏給展林,白春提親。他們這一出發,四帝仁宗還非常重視,從公家來說,趙絲絲和李笑笑是大夏的公主和郡主,身份尊貴,能夠嫁到大宋,對大宋和大夏都有好處。

    私下來說,南俠展雄飛是三千歲老斑斑陳琳的乾兒子,想當初狸貓換太子,沒有陳琳和寇珠捨身相救,仁宗早死了,陳琳在皇宮大內,地位僅次於仁宗和太后李氏,仁宗呢,和包拯走的也近,和南俠展雄飛,玉面專諸白雲生,也非常熟悉,他們兒子迎娶大夏的公主,郡主,仁宗都要表示一下。

    他下了一道聖旨,兩家所有的花費,都在國庫支出,錢隨便花!怎麼熱鬧怎麼整。南俠他們一出發,這邊就開始折騰上了。

    再說南俠他們一路無話,這一日到了大夏都城興慶府。

    那位說不是西夏嗎?西夏是後人給的叫法,人家立國就叫大夏。

    書說到這兒,咱們得交代一下大夏是怎麼回事,大夏屬於党項族,一直依附唐宋。唐朝賜姓為李,他們名字前有個李字,大宋建國,又賜姓為趙。

    趙元昊即位夏國國王,他是個有作為的國王,仿照漢文化,按照中原王朝的制度,下禿髮令,創制党項文字,修建宮殿,立文武班,規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軍名。他們勢力最大的時候,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

    公元1038年,也就是四帝仁宗景佑—寶元年間,趙元昊覺得時機成熟了,果斷稱帝。他這一稱帝,宋仁宗震怒,你一個邊陲小地,好嘛,自己立國了,這是對大宋皇權的藐視,那還了得,其它地方要是跟你學了,都要立國,朕這個皇帝做著還有什麼意思?發下戰書,舉全國之兵,興兵討伐,宋夏戰爭拉開了序幕。

    雙方在好水川、三川口、定川寨大戰三次,宋軍全都損失慘重,大夏呢,雖然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是經濟上遭到北宋的封鎖,導致生活必需品進口中斷,大夏國內財政走向崩潰、民生問題嚴重、階級矛盾激化。與此同時,宋朝聯絡吐蕃對抗大夏的傳統戰術開始發揮作用。吐番對大夏開始施加壓力,陳兵邊界,虎視眈眈。

    更為湊巧的是,遼國也因為邊境党項部落的歸屬問題與大夏開戰。大夏雖然憑藉其驍勇善戰的軍隊在主場打贏了戰爭,遼興宗僅率數騎親衛狼狽逃走,但是徹底把大遼得罪了,大遼,大宋,吐番三方面的壓力趙元昊也開始感到力不從心。

    在打下去,自己不僅不能勝利,反而有被拖垮的危險,趙元昊覺得不能在打了,他以退為進,向宋朝上表求和。慶曆四(西1044)年,趙元昊經過一番試探之後,突然上書要求宋朝冊封。宋仁宗呢,開戰以來每戰必敗,傷兵損將數十萬,也不想打了,趙元昊求和,順坡下驢,將談判的全權交給太師龐籍。

    龐籍別看是大奸臣,大奸有大才,提出大夏必須稱臣,自立為皇帝,那萬萬不可。經過多輪談判,

    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年),北宋與大夏達成協議。和約規定:大夏向宋稱臣並取消帝號,元昊接受宋的封號,稱夏國主;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歸還對方;從此以後,如雙方邊境的人逃往對方領土,都不能派兵追擊,雙方互相歸還逃人;宋夏戰爭中西夏所佔領的宋朝領土以及其他邊境蕃漢居住地全部歸屬宋朝,雙方可在自己疆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賜給大夏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另外,每年還要在各種節日賜給大夏銀2.2萬兩,絹2.3萬匹,茶1萬斤。宋仁宗同意了元昊所提出的要求,於是宋夏正式達成和議,史稱“慶曆和議”。1045年,大宋應趙元昊請求,在邊境設置貿易市場,恢復了貿易往來。以後幾十年間,雙方在邊境地區經行貿易,經濟文化交流十分密切。

    和大宋關係緩和了,但是國內矛盾尖銳,宮廷鬥爭越發殘忍。

    趙元昊的原配皇后,也就是趙絲絲的親生母親野利氏,非常賢良淑德,給趙元昊生了一兒一女,兒子叫寧令哥,女兒就是趙絲絲。

    這個趙元昊身為一國的人王地主,能只有皇后一個女人嘛?皇后野利氏有個同族,也是大夏朝廷的大將,叫野利遇乞,能征善戰,屢立戰功,他有個媳婦兒叫沒藏氏,長的漂亮,趙元昊早就垂涎三尺,無奈沒藏氏是野利遇乞的媳婦兒,他不好下手。

    後來,大宋老種經略相公種世衡,用反間計,離間了趙元昊和野利遇乞,趙元昊一怒之下,就把野利遇乞給殺了。把野利遇乞殺了不要緊,皇后野利氏不幹了,又哭又鬧,趙元昊殺完了,也覺得這個事不對,草率了,下令善待野利遇乞的家屬,這個野利遇乞的媳婦沒藏氏,不是好東西,她就勾引趙元昊,後來事情敗露,讓野利皇后知道了,野利皇后雖然生氣,但是仁慈,不忍把沒藏氏給殺了,便將她逐出宮,送至戒壇院為出家為尼,號為沒藏大師。

    送沒藏氏出家為尼後就踏實了嘛?不是,這個趙元昊還迷上沒藏氏了,常常到戒壇院與沒藏氏幽會,野利皇后是乾生氣,沒咒念。

    趙絲絲和他哥哥沒少勸解母親,母親看一雙兒女的份上,暗氣暗憋。這一年,大遼提出萬國比武大會,邀請大夏派人參加,趙絲絲也想去大遼散心,和李笑笑一說,李笑笑更同意,她們就和天殘地缺一起,出發到了大遼,倆人還都看上的大宋的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