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渲國 作品

第114章 白續 一百一十八回 夏侯仁比武震安南 宋沈括獻圖斥番夷

    夏侯仁步步倒退,黎竹使了一招“一字摔碑手”,左手按夏侯仁的肩井穴,同時身子塌下來,妄圖把夏侯老劍客摔個跟頭,夏侯仁看他的手奔自己肩井穴來了,躲得慢了點,這下被黎竹按個正著,黎竹心裡高興,該著我露臉!他的手用力一按,沒按動,心裡納悶,我這個手大力鷹爪功,怎麼按不動?

    連續三次,都沒按動。夏侯仁看你沒摔動我,該我了,夏侯仁一個過肩摔,把黎竹摔倒在地,肋骨給摔斷了三根。他想摔夏侯仁沒摔了,自己被摔個大跟頭。

    好半天,他才從地上爬起來:“高,果然是高,欲擒故縱,誘敵深入,用的好!”

    夏侯仁剛才用的是武聖於合《大宋拳經》裡面的功夫,叫移形換穴,黎竹沒見過,同時故意示弱,麻痺對方,黎竹著了道,故此被摔倒在地。

    他一敗再也沒人敢過來了,他們大眼瞪小眼,灰溜溜的進了驛館。

    這兩仗贏得漂亮。

    大宋的人這邊是歡呼雀躍。看熱鬧的老百姓也都興高采烈,雲南三老各位老劍客就像吃了檳榔順氣丸一樣,這個痛快就別提了,也不知道誰還買了鞭炮,噼裡啪啦的放炮祝賀。

    大家簇擁夏侯仁回了三老莊,殺雞宰羊,盛排宴宴,大家連吃帶喝,在這慶祝。

    夏侯仁沒有走,就住在三老莊,防止有什麼不測發生。眾位高人也沒走,每天就在三老莊切磋武藝。

    安南的高手一敗,軍隊士氣也受打擊,大宋軍隊士氣高漲,每次雙方摩擦,大宋都能佔了便宜,突然這一天雲南王爺柴子平派人有請夏侯仁,夏侯仁辭別眾人,隨來人趕奔王府。

    雲南王柴子平接到聖旨,讓他全權處理和安南的關係,別的條件可以他自己說了算,但是疆土問題,是寸土不讓。

    那麼這個柴子平是誰呀?他就是摩尼教教主柴子桂的族弟,原來大周柴氏分了兩支,一支在河北滄州,就是小旋風柴進那一支,一支在雲南為王,柴子平的孫子是著名的小梁王,就是被岳飛槍挑的那位。

    雲南王接到聖旨,不敢怠慢,召集文武開會,手下謀士進言:“大王,咱們雲南文武可沒有能人吶,我這裡有個好朋友,他恰好在我府上做客,要談判,非他不可,此人姓沈名括,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此人自幼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十四歲就被稱為神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要去,萬無一失!

    另外四川峨眉山老劍客夏侯仁在昆明,就是他打敗了安南的高手,揚我國威。您還得去請夏侯仁,文有沈括,武有夏侯仁,他們二位出馬,王爺可流芳百世。”

    雲南王這才派人有請夏侯仁,夏侯仁欣然領命。

    夏侯仁,沈括兩人跟隨使團出使交趾。過了鎮南關,就進了交趾境內。這個交趾國王三十多歲,在國內改革不亦樂乎,總是想幹點大事,看大宋有使團來交涉,金鑾殿招見。

    夏侯仁沈括來到金鑾殿,立而不拜。安南王大怒:“爾等見本王為何不拜?”

    夏侯仁還沒說話呢,沈括說話了:“古人云:上邦卿相,即是下國諸侯;上邦士子,乃是下國大夫。我乃堂堂大宋天子使臣,禮該賓主相見,怎麼肯屈膝於你?”

    “啊,安南王看沈括上邦自居,心裡不高興:“來人吶,給我抓出去砍了!”

    沈括哈哈大笑:“某豈是貪生怕死之徒、畏箭避刀之輩?若怕殺,也不敢前來出使”。

    安南王看沈括年紀不大,手無縛雞之力的小白臉,膽氣過人,心裡也佩服,也不能真殺呀,殺了,大宋能善罷甘休嘛?

    “來呀,看座。今天你我不是君臣,是賓主。”

    手下人給倆人搬來椅子,倆人坐下了。

    安南王又說:“既然貴使來此,想必是為了兩國疆界,我主張,誰佔了,誰擁有,咱們從此互不干涉,不動刀兵,你看如何?”

    沈括吧嗒一下站起來了:“大王,我國有云,君子不佔無主之物,何況有主人的?取之乃為不義!”

    “如何說是你們的呢?我還說是我們的呢,有何憑證?”

    “大王請看!“沈括把背上背的東西拿下來:“請大王派人展開!”

    安南王派人展開看,在場所有人都驚呆了,這是一幅地圖,清清楚楚標著大宋的山川河流,城市關隘,阡陌交通,栩栩如生,讓人讚歎。特別是兩國邊界,更是清清楚楚。

    書中代言,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他這地圖是飛鳥圖,根據飛鳥的路徑時間設計的地圖,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精準的地圖。他還用三種材料製作的地形模型圖,比歐洲最早的瑞士地圖模型早了600多年。

    今天獻出地理圖,驚的安南王啞口無言。謂左右讚歎:“大宋有能人也!”爭雄的念頭沒了。

    當下禮送宋使。出得門來,夏侯仁看門口大旗被風颳的正緊:“王駕千歲,您的大旗有點歪,在下不才,把大旗給它扶正!”不等安南王同意,夏侯仁飛身上了旗杆,比猿猴還快,比壁虎還輕,不愧叫白雲劍客!眨眼之間上了旗杆的頂上,把大旗重新掛好,飛身縱下,在空中停了三次,猶如飛鳥,這個漂亮就別提了。

    安南王不由驚歎:“真是神人也!”

    從此不敢再覬覦大宋,雙方和平相處。

    夏侯仁和沈括迴轉大宋見雲南王交差,王爺非常高興,表奏朝廷不提,後來沈括回了京城,夏侯仁也回了四川峨眉山,這才要召開天下八十一門英雄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