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渲國 作品

第44章 白眉大俠續四十八回山西燕戰萬里追魂 眾英雄奔三關大會

    第二天一早,萬里追魂老魔頭彭海來大相國寺拜會徐良,許多人不認識,參加過三教聖人大會的老人們,都認識,你看唉呀,多年不出的老魔頭也來了,看來徐良的人格魅力不小啊,大家彼此見過,彭海一看各位老劍客們都在,心裡也很高興。

    再說太師龐籍,老龐籍經過這個事,痛改前非,他一想:是啊,自己倆兒子沒了,今天要不是徐良,自己老命就交代了,這是上天示警啊。沒過幾天他遞了辭呈,說自己年事已高,要回家頤養天年。仁宗看到奏章,有點不解,好好的怎麼告老還鄉?龐籍的死黨們,戶部尚書李天翔等人紛紛跑到龐籍家裡問情況:“老太師您這是幹什麼,您走了,我們怎麼辦?”

    但是龐籍去意已決,再次上表非要走,同時對死黨們說:“各位,我決心已定,你們也好自為之,自求多福!”仁宗沒辦法,只好准奏,龐籍告老還鄉,每日在家誦經懺悔,修橋補路,廣做善事,以後得了善終,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他走了,萬國比武大會朝廷也得派個人哪,大家保舉樞密院顏查散,顏查散不敢推脫,接下了重任,派人通知徐良,徐良聽到這個消息,也有點意外,龐吉居然告老還鄉了,真是沒想到。顏查散大家是老熟人了,辦事也方便,徐良他們也很滿意,這人一天比一天人多,到了二月底,上至八十一門總門長普度,下到各派的門長,都到齊了,同時,回回的老聖人波爾八達帶著徒弟沙裡機也來了,陰陽大劍客李璧,老泰斗金昌,長髮道人雪竹連等,都到了,知道這次比武非同一般,勝了,可以保邊界數十年的清平;敗了後患無窮,邊界將永無寧日。

    因此大家都義不容辭,有的人像陰陽大劍客李璧,都沒給人家下請帖請人家,人家也是不請自到。這一天顏查散通知徐良,大遼把場地建好了,比武大會定在三月二十,這馬上就到了,大家算了算,從這出發到三關得五天路程,徐良房書安白雲瑞大家一商議,咱們別耽擱,準備準備就出發。

    咱們得交代一下天榜高手只有今古奇人柳目柳成光沒去,他現在是御教師,負責皇宮大內和京城的安全,同時負責指導年輕一代的武功,比方日月飛行小太保鍾林,義俠太保劉世傑等人都在他的指點下,能耐提高了一大截。別的人全部趕往三關大會。徐良拜會顏查散,顏查散也準備行程,帶了詔書,出關的憑證,和各位一起啟程,老劍客率領門徒弟子,一千多人,浩浩蕩蕩就開赴三關,這次不是平叛,所以不用帶上萬人,在路上大家都在想,咱們乾的是為國為民的大事,這才是練武的宗旨,對自己強身健體,對國家為國爭光。從來沒有今天這麼齊心協力過,人人都士氣高昂,作為炎黃子孫而自豪。這次沒有門派之分,因此中軍大旗之上就寫一個字“宋”。

    正是:雄赳赳,氣昂昂

    大隊人馬出關鄉

    生平得遂男兒志

    敢叫胡擄拜我王!

    大隊人馬不止一日,這一天就到了三關,哪位說了,三關在哪呢?傳統認為是山西的雁門關、偏頭關和寧武關。但據考證其實是河北的淤口關、瓦橋關和益津關。咱們今天就說是雁門關,大隊人馬到了關前一看,好一座雄偉的城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氣象巍峨,東西山岩峭拔,中間有一條路可以通關,這條路還盤旋崎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數十年前,楊家將在這個地方多次大破遼軍,特別大破天門陣更是一戰定乾坤,遼人數十年不敢南下侵宋,可是楊家將也都為國捐軀,從老令公楊繼業碰死李陵碑,到楊宗寶西夏戰死,男人都死完啦。這是一門忠烈,可親可敬!守城的邊關大將早就聽說要召開萬國比武大會,他們離著近,天天看大遼在關外建場地,今天終於把各位老劍客盼到了,把大家接進關內,關外就是燕雲十六州,已經丟失了百年。

    大家從關上望去,遼闊的土地都是遼人所佔,心裡不是滋味,各位老劍客心想,什麼時候能把它在重新奪過來,回到大宋的手裡。大家都暗下決心,要在萬國大會一舉奪魁!

    大家在雁門關休息了半日,又準備了一些應用物品,邊關的守將又給大家派出了不少士兵,這些士兵久居邊關,對遼人的語言都非常精通,大家非常高興,沒有翻譯,出門就是睜眼瞎。

    出關之後就是大遼國的土地啦,大家走在異國他鄉,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來到大遼,沒走多遠,大遼的接應使來了,大遼人的穿著打扮和漢人不同,他們都是圓領袍服,下身著長褲,足蹬皮靴,髡頭沒鬍子,髡頭就是腦門兩側有頭髮,頭頂剃個精光,耳帶金環,身上還帶一股羊騷味,這是遊牧民族常年吃羊肉造成的,接應使有20多人,為首的一抱拳:“請問盟主可在?”漢語說的相當流利,徐良見有人找自己,緊走幾步:“我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