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玥初柒 作品

第二十四章 大帥哥的煩惱

    “足下是?”諸葛亮問道。

    齊貞心說你到底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剛剛還說眾人來早了五年,現在怎麼反而又問起我們叫什麼來了?

    “在下姓劉名備自玄德,乃是景帝之後。”劉備抱拳拱手說道,不卑不亢。

    “原來是劉皇叔,方才言語之中多有得罪,抱歉抱歉。”諸葛亮回禮。

    “這是哪裡的話,家道中落,我現如今不過是個織蓆販履之徒,哪敢妄稱皇叔,只是我心繫社稷安危,一心匡扶漢室,所以還請先生萬萬不要推辭。”劉備站起身,對著諸葛亮一揖到底。

    諸葛亮趕忙起身相攙:“萬萬當不起如此大禮。”

    “您若是不出山,那我便不起。”劉備彎著腰,透著那股子執拗。

    “哎!並非是我不出,而是實在是家中有事,我……哎!”諸葛亮欲言又止,倒像是有什麼難言之隱。

    “有何事先生不妨名言,我等一定竭盡全力幫助。”劉備接著說道。

    齊貞心中對於劉備真的有些佩服。

    難的不是偽善,而是一輩子偽善。

    這並不代表齊貞就如何看不起他,相反,在這亂世之中,齊貞心中最佩服的便是劉備這樣能曲能曲還是能曲的性格。

    離間他和關張二人之間的感情,甚至是將他打落塵埃,只是遊戲之下的方法問題,與齊貞的看法無關。

    遙想歷史當中那些故事,別人都是以權謀和錢財勢力邀買人心,只有這個起家於一窮二白的劉備,從來都是以仁義示人。

    對徐州的陶謙,對關張二人,對天下,皆是如此,所以他才會和曹操說,天下大亂在於人心喪亂,無仁義自然無安寧。

    曹操也曾感嘆為何劉備的運氣如此之好。

    正所謂治世能臣亂世奸雄,劉備終究是與其他人不同的。

    他心中或許有著所有諸侯都不曾有過的仁義之心,可骨子裡很多時候也行了許多不義之事,比如借了荊州沒有還,又比如三辭徐州之後不得已接了下來,轉手就把徐州這塊燙手的山芋拱手送給了呂布和陳宮。

    瞞得過天下,也瞞不過史書。

    人畢竟是一種複雜的生物。

    諸葛亮苦笑一聲,坐了回去,嘆道:“這件事情諸位恐怕還真幫不了我。”

    不只是劉備,小隊三人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來。

    此時,就聽門外又女子輕聲說道:“孔明,有客人嗎?”

    聽到這聲呼喚,諸葛亮的面色瞬間變得更加苦澀,就像是霜打的茄子一般。

    齊貞依稀聽到他剛剛關門唸叨的那句話,自然猜到了門外說話的是誰,也大概明白了諸葛亮為何此時不便出山的原因。

    這種狗血的事情也會在古代發生嗎?

    齊貞撓了撓頭,心說這歷史大劇,怎麼突然就變成家庭倫理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