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山(第一更求月票)

    江南富庶,稅賦甲天下。

    越是如此,越是需要安穩。

    如此也好。

    他想著曹寅、李煦近日遞上的雨水摺子,雨水適宜,春耕順利,今年是個好年份。

    康熙心情不錯,看著肥頭大耳的老和尚也不覺得絮煩,聽著這十幾年來江天寺的發展情況。

    等到用了齋飯,康熙才回了船上,看到了四阿哥與齊錫的信。

    康熙冷哼一聲,對於九阿哥“迎駕”之事並不意外。

    因為九阿哥之前在信裡就唸叨過了。

    康熙當時還想要下旨讓他留京,一時心軟,沒有管他,沒想到就不能放縱,蹬鼻子上臉,還帶十阿哥夫婦一起過來。

    “真是不知輕重,他自己都沒出過門,就敢大喇喇的帶旁人出門!”

    康熙看了,帶了不痛快,跟著梁九功抱怨道:“十阿哥也是,自己也沒個主意,怎麼能跟著胡鬧?”

    大婚第二天就出發,連帶著“回門禮”都省了,容易讓蒙古人挑禮。

    梁九功道:“這……都是阿哥們的孝心……”

    康熙氣笑了,道:“別替他們說好話,哪來的孝心,就是想要趁機遊玩罷了!”

    眼見他心情好些,不是真惱,梁九功道的:“那九福晉那邊,用奴才去知會一聲麼?”

    康熙想了想,搖頭道:“算了,等人到了就曉得了,提前說了也是跟著擔心罷了。”

    誰能放心呢?

    齊錫那麼謹慎的人,都忍不住安排兒子帶了護院跟著。

    四阿哥更是將貝勒府的馬甲派出來了。

    不過也因這個緣故,康熙發現九阿哥身邊確實沒有老成人使喚。

    九阿哥本身也不是穩重人,怪不得大家不放心。

    反倒是十阿哥那邊,還有個尹德可以用。

    九阿哥的舅舅們……

    想到郭貴人,康熙又放棄這個想法。

    九阿哥讓小舅子佔了司儀長,那典儀就要派個穩當人。

    康熙心中記下一筆。

    *

    太后舟中,舒舒也在想九阿哥。

    三月初三出發的的話,現在到哪裡了?

    過了濟南沒有?

    她想起去年北巡時趕路的情形,坐著馬車,每日六十里到八十里很輕鬆,一百里到一百二十里的話就要起早貪黑辛苦些。

    不知道九阿哥他們這次南下,每天速度是多少。

    要是九阿哥在跟前,會得意洋洋的告訴她,是每日一百六十里!

    官道沿途都有驛站,四十里一個驛站。

    除了三月初三,因是中午出發的緣故,當天只行了八十里。

    其他的日子,都是每日過四驛。

    整個隊伍經過齊錫送人、四阿哥送人,已經是一百七十幾人。

    九阿哥出發之前就有了規劃,安排人手快馬提前一天去前頭驛站打點。

    因為伙食與飼料是大頭。

    高斌聽了,就主動請命,負責此事。

    只是他身份不足,珠亮就跟著同往。

    他雖沒有成丁,可身上已經補了正四品佐領的缺,

    於是,每天早上,高斌與珠亮就帶了二十護軍先一步出發,去驛站安排各項供給之事。

    其他的人,隨後出發,中午的時候在第二個驛站餵馬,下午繼續趕路。

    如此五天半的時間,就到了濟南。

    雖說都是官道,可是這馬車跑起來也要人命。

    九阿哥覺得身子都要顛散架了,到了驛站,就躺下直哼哼。

    十阿哥不放心,過來看時,正聽到九阿哥吩咐何玉柱:“將帽子翻出來,口罩也要,還有手套,明天用……”

    十阿哥聽得糊塗,不放心了,上前去摸九阿哥的額頭:“九哥您這是發熱,不舒服?”

    要不然的話,好好的在車裡戴什麼口罩手套?

    九阿哥如同一灘爛泥,動也不肯動,抬著眼皮看著十阿哥道:“哼!這時候想起爺來了?”

    十阿哥見沒有高熱,還有精力鬥嘴,放下心來,在炕邊坐了,辯白道:“這……福晉也沒個伴兒,弟弟也不好撇下她一個。”

    從初四開始,十福晉就不肯坐車了,十阿哥就陪著騎馬,兩人成雙成對的。

    九阿哥看在眼中,覺得越發寂寥。

    九阿哥嫌棄的看了他一眼,道:“騎馬就騎馬,可你們日子過的也太糙,每日裡頂著大日頭,也不怕曬黑。”

    十阿哥笑道:“弟弟勸福晉了,她說她曬不黑。”

    這幾日看著,還真是如此。

    白嫩的小臉,每天曬了就是微微泛紅,可是過了一晚,第二天就好了。

    九阿哥伸著手,揉著自己的腰。

    坐車好累。

    他堅持了五天半,也終於堅持不下去,決定明天開始換馬。

    剛才他吩咐何玉柱翻東西,也是為了遮陽要的。

    “那你們繼續曬,爺才不想成了黑炭……”

    九阿哥哼唧著回道。

    十阿哥在旁聽了,覺得怪怪的,道:“九哥,咱們不怕曬吧,黑就黑了,冬天捂一捂就過來了。”

    九阿哥搖頭道:“那不行,看著髒兮兮的,你嫂子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