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九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三章 辭歲(第三更)

    也可能因為宮裡都是紅彤彤的,各個宮殿都是紅色大門門框,貼了紅對子也不顯,就自然而然將關外的習俗融合進宮中,掛的是白色對聯。

    大家都穿的嚴嚴實實的,隨行太監挑著燈籠,一路熘達到寧壽宮。

    寧壽宮裡十分熱鬧。

    原來是搭建了戲臺。

    有教坊司的小太監們在演猴戲,金猴鬧春。

    這是沿用明代教坊司舊俗,也設了教坊司,用於節慶大典活動時的獻戲。

    只是從順治朝開始,停止了教坊司婦女入宮奏樂,改用太監承應。

    太后這邊的年夜飯還在進行中。

    太后在太妃與格格們陪伴下,沒有幾個動快子的,都在興致勃勃的看戲。

    老人家不愛聽那些伊伊呀呀帶臺詞的,就喜歡這種看著歡快的。

    “賞!”

    隨著老太太的放賞聲,有太監將準備好的新錢放在托盤裡捧了,直接撒到看臺上。

    “嘩啦嘩啦”的銅錢落地聲,小猴子都對著太后作揖。

    眼見著孫子、孫媳婦到了,太后笑著對他們招手。

    大家上前,之前坐著的格格們早已經起了。

    有人鋪了錦墊,大家都跪了。

    太后笑著叫起,道:“壓歲錢早準備好了!”

    白嬤嬤在旁,端了個托盤,上面是幾個金色寧緞荷包。

    其中一對鴛鴦樣式的是舒舒與九阿哥的,其他幾個繡著蝙蝠的,是幾個小阿哥的。

    沉甸甸的,不用想也曉得是金子。

    十四阿哥站在旁邊,腰上也掛著蝙蝠荷包。

    原來他早就過來了,剛才去後臺看熱鬧去了。

    這會兒功夫,外頭就有太監進來稟告。

    太子、太子妃帶著皇孫來“辭歲”。

    太后連忙叫進。

    隨後,太子與太子妃進來,後頭跟著兩個嬤嬤,牽著兩位年長的皇孫。

    太子與太子妃都是吉服。

    身後的皇孫穿著寶藍色彩褂。

    為首的小阿哥已經八、九歲年紀,就是太子長子,被稱為“毓慶宮大阿哥”。

    身邊站著的,是他的同母兄弟,看著比十五阿哥還小些。

    見到那小阿哥時候,舒舒多看了幾眼,這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嫡長孫弘皙。

    現在還只是個奶娃娃的。

    他自詡嫡皇孫也不算錯,其父是太子,其生母后來為太子側福晉。

    按照滿洲舊俗,在胞兄殤了後,他確實算上嫡長孫。

    太子妃的嫡長女,還有一位庶出的三阿哥,應該是年歲小的緣故,沒有帶出來。

    因為要避讓宮妃,太子一家來的匆匆,去的匆匆,也是磕了頭,領了壓歲荷包。

    而後,是太子妃給諸位小叔子、小姑子準備的荷包。

    舒舒這個小嫂子,從了太子妃的例,也派了一圈荷包出去。

    她還多預備了幾個,就是給毓慶宮四位小阿哥、小格格的。

    等到大家從寧壽宮出來,就聽到乾清宮方向傳來炮仗聲。

    這是年節期間聖駕出行,過一道門,就要放一次炮仗。

    相當於用炮仗取代了響鞭。

    舒舒一行就沒有耽擱,直接回到阿哥所這邊了。

    大家要回各所守歲,九阿哥提醒幾個弟弟道:“我那先頭收著兩筐花炮,一會兒魏珠過來放炮,你們吃完餃子記得出來……”

    十阿哥與十三阿哥聽了,都帶了興趣。

    十二阿哥也點頭應了。

    夫妻兩個回了二所,去了外頭衣裳,外頭響起了二更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