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三章:賞月夜宴,皇帝親自出題!秦相挑釁,教化之道!

    之後的數日。

    經常有儒生上門向蘇長歌請教。

    他都一一應了下來。

    不是為了揚名,而是在與對方闡述道理,或者聽他人辯論道理的過程中。

    自身也會生出諸多感悟。

    畢竟做學問,就跟造車一樣,若只是想當然的認為自家道理獨步天下,無異於閉門造車,所造之車是否符合時宜全靠運氣。

    更何況。

    蘇長歌從不認為自己是第一聰明人。

    他只是站在偉人的肩膀上,眼界要比這個時代的人看的更為長遠些。

    但一個人不能單單只是目光長遠,

    還要擦亮眼睛看清腳下的路,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蘇長歌從這些俊才英傑身上,能一窺自身目光所不能及之處。

    很快,到了中秋文會當晚。

    皎潔明月,懸掛於夜空之上,灑落熠熠清輝,為人間披上一層銀裝。

    大地上,萬家燈火點亮。

    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百姓們攜子帶女走上街頭,有說有笑,一副繁榮熱鬧景象。

    街道上,商販們吆喝聲不絕於耳,有賣吃食的,譬如糖葫蘆、龍鬚酥、桂花糕等,還有耍花槍、踩高蹺,唱大戲、燈影戲...

    其中最多的。

    自然是賣月餅和柚子的商販

    月餅,又名團圓餅。

    而柚子外形渾圓,象徵團圓,柚又與佑諧音,代表希望月神護佑的美好意願。

    此時,蘇長歌帶著清玄和墨寒瑛兩女走在街上,前往學宮參加宴會,但不時會停下來駐足圍觀,亦或者等兩女買些吃食。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

    單是看著這副熱熱鬧鬧,人來人往的景象,便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很快,在不急不緩的步伐當中。

    蘇長歌來到學宮門口。

    抬頭望去。

    朱聖題言仍在,但門口懸掛的太學院一匾,已經換成了大晉學宮。

    忽然,一道聲音在耳邊響起。

    “夫子,你怎麼來這麼晚?”

    蘇長歌轉目看去。

    只見趙恆、沈福、柳詠等人站在門口,身上穿著統一的素色儒袍,胸口之處,還紋著個紫金色的‘蘇’字。

    看到這一幕,蘇長歌神情一滯。

    不過好在雖然有些尬,但尚且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為師在路上耽擱了點時間。”

    “對了,你們這身衣裳是誰的主意?”

    蘇長歌開口詢問,想知道自己的弟子當中,誰是那個大聰明。

    聲音剛落。

    柳詠便自告奮勇站出來。

    “夫子,是徒兒的主意。”

    “將您的姓紋在衣服胸口,代表您永遠在弟子們的心中。”

    柳詠諂媚的說著。

    聞言,蘇長歌深深的看了眼大聰明,沒有出言訓斥。

    只能說整尬的還是你有一手。

    上次我的神。

    這次又搞出個聯名款,就不能含蓄內斂點,哪怕實在不行紋圖案也好啊。

    “子清呢?她在何處。”

    隨即,蘇長歌岔開話題。

    知道今日是慕子清的生辰,他早就備好了禮物,算是做老師的一點心意。

    “夫子,阿姐在裡面。”

    聽到此話,慕子白走上前解釋。

    “嗯。”

    “那我們也進去吧。”

    蘇長歌點了點頭,畢竟是女眷,不能如趙恆等人這樣隨便亂跑。

    但話音剛落。

    柳詠卻是開口攔下他。

    “夫子,您先別急。”

    “弟子特地為您準備了一首詩,用來表達弟子對您的崇高....”

    不等他說完,蘇長歌便邁步朝學宮內走去,沒辦法,這弟子太會整活了,萬一來首尬詩,聽完後估計得好幾天才能緩過來。

    而此時,見夫子走的如此匆忙。

    柳詠面露遺憾之色。

    本來還想著作詩讚美夫子,表達崇高敬意,並向夫子展示自己如今的文采。

    但可惜,夫子心中只顧著慕子清。

    柳詠面露遺憾之色。

    本來還想著作詩讚美夫子,表達崇高敬意,並向夫子展示自己如今的文采。

    但可惜,夫子心中只顧著慕子清。

    不過也無妨,等下人多,念出來夫子的臉上更加有光。

    如此想著。

    柳詠快步跟上眾人步伐。

    ......

    學宮內。

    華燈明晝,燕管秦簫,文人墨客生觥籌交錯,面露歡愉之色。

    蘇長歌帶著弟子一路走來,不知聽了多少聲問好,身後的人也愈來愈多,待來到宴會主場時,身後足足跟了幾十人。

    宴會的主場空間很大。

    皇帝、太子,還有皇子和公主坐在搭好的看臺上,氣度雍容華貴。

    而下面的讀書人。

    有人在對弈,有人在比試投壺,有人在吟詩作賦、撫琴弄畫,好不熱鬧。

    就在這時,不知是誰喊了一句。

    “楚國公來了!”

    剎那間,剛才還熱鬧的氛圍頓時一靜。

    眾人紛紛放下手上之事,左顧右盼,尋找蘇長歌的身影,一剎那,無數雙目光匯聚而來,就連臺上的老皇帝、太子也投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