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衍聖公教徒,民心之論!知行合一,蘇長歌的答案!

    至於孔興儒的這番話,民心即是士大夫之心,無非是想灌輸給他,皇帝當與讀書人共治天下罷了,談不上什麼精妙見解。

    趙炆認為。

    士大夫視百姓為工具,驅使他們,皇帝一樣視士大夫為工具,驅使讀書人。

    天視自我視,天聽自我聽。

    民心,天意。

    皆是皇帝意志的體現。

    “學生趙炆,多謝先生講解。”

    趙炆開口,拱手向孔興儒行禮,接著特意問道:“學生還有一事不明,敢問先生,蘇夫子此次災厄,能否化險為夷?”

    此言一出。

    孔興儒剛緩和的面色瞬間沉下去。

    又是這個蘇長歌。

    矇騙了皇帝、太子還不夠,如今還使得太孫對他尊崇有加。

    隨即,孔興儒格外篤定的說道:“斷無可能,還記得為師剛跟你說的嗎?世族代表民心,如今官員和世族、宗室都想看著蘇長歌死,他已經站在了民心的對立面。”

    “而陛下也已經放棄了他。”

    “將審查定罪交給大理寺,只是不願髒自己的手罷了。”

    “蘇長歌,必死無疑。”

    話音落下,趙炆默默低下了頭,但眸中閃過的卻是喜意。

    只要蘇長歌一死,趙恆失去倚靠,便沒有人威脅他的太孫之位,以他爹的年紀,最多再過十幾年,這皇位就要輪到他來坐。

    而孔興儒見趙炆這樣子。

    只當他是失落。

    心中更加厭惡蘇長歌,此子以言語矇騙世人,如今死有餘辜。

    ......

    衛國公府。

    幾道年輕身影正在書房議事。

    “還有三日,夫子就要被押到法場斬首,咱們要快想辦法把夫子救出來。”

    霍從文來回踱步,滿臉急色。

    慕子清、沈福等人雖然坐著,但心中和他一樣急躁。

    這次跟以往不一樣,以往遇到問題,都是夫子想辦法解決,如今夫子蒙難,即將被斬首,他們卻半點忙都幫不上。

    一時之間。

    眾人不禁意識到自己的弱小。

    身為權貴子弟。

    他們的一切權利皆來自於父母長輩。

    可現在,宗室、士族、百官,這群人一個個都巴不得夫子趕緊死。

    而他們的長輩雖然都在幫夫子說話,但皇帝養病,太子避而不見,根本無法改變此事,只能眼睜睜看著夫子的死期越來越近。

    也就在此時。

    書房的門突然被推開,趙恆急匆匆的從外面走了進來。

    見狀,眾人目光紛紛看去。

    畢竟他爹是太子。

    太子要是肯站出來說話,收回對夫子的判決,那麼夫子就有救了。

    “太子如何說?”

    “可是答應對夫子法外開恩?”

    霍從文一個箭步上前,兩隻手緊緊抓著趙恆胳膊,急切的追問道。

    “額這....”

    趙恆搖搖頭,說道:“沒有。”

    此話一出。

    幾人的面色和心一同沉了下去,書房內瞬間陷入寂靜。

    “先別急。”

    “我爹雖然沒答應,但他說救出夫子的方法,就在夫子教過的道理當中。”

    趙恆開口勸慰。

    一時間,眾人眸中紛紛亮起光芒。

    “啥道理?還不快說。”

    霍從文立即詢問。

    隨即,趙恆將他與老爹、趙炆的三人談話,一字不落的講給眾人。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眾人口中低聲唸叨,不理解太子說這話跟救出夫子有什麼聯繫?

    正此時,慕子清站了起來。

    “我明白了。”

    剎那間,眾人目光紛紛看向她。

    “太子想表達的意思,乃是指如今能救夫子的唯有這天下民心。”

    慕子清眼中閃爍的光,繼續解釋道:“夫子曾說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永遠站在大多數人這邊,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這次的事,乃是...”

    正說著。

    慕子清的聲音戛然而止。

    她意識到,有些事情可以做,但絕對不能說出來,比如說夫子現在。

    按照太子的意思,以及老皇帝的態度,夫子很有可能是以身為餌,凝聚民心,只不過大家都只看到了第一層。

    而要是揭開這一層。

    夫子的手段。

    跟操弄民心幾乎沒有區別。

    雖然出發點不同,一個為了私心,追名逐利,一個為了百姓。

    但又有幾人在乎出發點?他們只會覺得夫子手段太髒,以此為由來攻訐他,而百姓感到被利用,也會不再支持夫子。

    可聖人就一定得堂堂正正。

    受他人算計?

    慕子清覺得不是這樣。

    就如夫子說的那樣,經世致用,一切以造福百姓為目的。

    “乃是什麼?”

    這時,其他人見慕子清突然停下,急忙催促她繼續說下去。

    “沒什麼,剛才想錯了。”

    慕子清搖了搖頭,接著說道:“如今要救夫子,只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將這件事情鬧大,讓天下更多百姓、讀書人參與進來,遊行示威,但是不發生直接衝突,逼迫朝廷法外開恩。”

    聲音落下。

    書房中幾人頓時茅塞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