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三章:對吳王動手!人可以卑微如塵土,卻不能扭曲如蛆蟲!

    伴隨老皇帝的聲音響起。

    蘇子由有些疑惑。

    長歌抓人,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那陛下為什麼不放在臺面上講?

    畢竟身為大晉主宰,陛下只要一句話就能調動兵部,讓大軍抓人,可偏偏將事情搞得這麼麻煩,不是多此一舉是什麼?

    而這一刻,不僅蘇長歌心存疑惑。

    百官同樣如此。

    隨即,兵部尚書站了出來。

    “陛下,倘若這真是您的意思,為何不與百官商議,或者通知兵部一聲?”

    兵部尚書開口。

    雖然說陛下有權調兵遣將。

    但這可是二十多萬大軍,自己身為兵部尚書,居然等事發之後才知道。

    這算怎麼回事?

    即便是皇帝也不能這麼做,否則六部官員和滿朝文武乾脆都別要了。

    聖心獨裁,有事隨便下旨給一個人,就能擅權指揮這一切,文武百官就連知情權都沒有,自古以來哪有這種規矩?

    “兵部?哼哼...”

    聞言,老皇帝站起身,面露冷笑。

    “此事關係吳王謀逆。”

    “爾等當中,有幾人沒拿過吳王的好處?又有幾人沒拿過江南官員、豪紳、商賈的孝敬?你們讓朕如何與爾等商議!”

    憤怒的聲音在殿內迴盪。

    剎那間,百官心中猛地一顫,臉上露出驚恐之色,連忙拱手喊道。

    “陛下明鑑,臣等絕無二心!”

    他們雖然拿了江南的錢,但對於吳王謀逆,是真的一點不知情。

    只知道,吳王平常和官紳、商賈走得有些近,但也沒到聚眾謀逆的地步,也就偶爾出席下宴會,相互之間促進下關係。

    畢竟吳王有什麼資格造反?

    他雖是藩王,但手下沒有士卒,就算豪紳商賈支持他。

    可光有錢糧有啥用,朝廷僅是駐守在江南的軍隊,就有二十多萬,再算上週邊各郡,隨隨便便都能湊出四五十萬大軍。

    吳王想要造反成功。

    難如登天。

    然而,就在百官心存疑慮時。

    老皇帝再度開口。

    “之前景陽湖堤壩被毀一事。”

    “朕便察覺到端倪。”

    “這才特命蘇長歌為江南宣撫使,明面上降服蛟龍,實際上卻是調查此事!”

    “並命禮部尚書陸從儉,暫時掌管廠衛,協助蘇長歌調查,還有衛國公,朕派他過去,也是為了盯住吳王的一舉一動。”

    “果不其然,經過這些時日的調查。”

    “蘇長歌已經有了確鑿證據,之前景陽湖堤壩被毀,非蛟龍所為。”

    “乃是江南各地大小官員、商賈、豪紳,還有吳王,勾結邪修一手策劃,他們早在一年前便開始囤積收購糧食。”

    “就等江壩被毀,數萬萬百姓被洪水席捲,民不聊生,江南大亂。”

    “到時他們不僅能以高價售賣糧食。”

    “還可藉機籠絡人心。”

    “不僅如此,他們還和蠻夷私通,意圖裡應外合,推翻我大晉江山。”

    “故而,朕才暗授蘇長歌遇事先斬後奏之權。”

    “只要這群人稍露反跡,便立即出動大軍,抄沒家產,將一干謀逆罪人全部抓捕歸案,押送回京,等待朝廷審問處置。”

    老皇帝開口。

    獨自扛下了所有的事。

    他知道,親自下場和百官對壘。

    相當於君權和臣權直接碰撞在一起,稍有不當朝局就會陷入混亂。

    畢竟這天下是皇帝說了算,但說出去的話要有人執行,臣子要是擺爛,或者陽奉陰違,那這天下皇帝也沒辦法治理。

    但蘇長歌做的事。

    雖然莽撞,可也是為了大晉江山。

    而且,老皇帝算看清了。

    面前這幫官員,頂多只能用來維護統治,想要大晉走向興盛富強。

    必須要一柄鋒利的劍,一把能夠一心只為江山社稷,天下百姓的劍,而且這把劍自身還得強大,蘇長歌無疑符合要求。

    所以即便事後被文武百官非議。

    老皇帝也要保下他。

    而此時,隨著老皇帝的聲音響起。

    百官心中猛地一驚。

    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蛟龍走水一事,竟然是吳王搞出來的?!

    一時間,剛才還氣勢洶洶準備對付蘇長歌的官員,瞬間有些不知所措,心中雖然對陛下瞞著自己等人指揮蘇長歌有些不滿。

    可這件事涉及到藩王謀逆。

    那就變得合理起來。

    但此刻,江南出身的官員就坐不住了。

    他們不僅收過吳王的錢,而且大部分跟那些被抓的士紳沾親帶故。

    要真是坐實謀逆。

    就算不知情。

    他們中也一個都跑不掉。

    “陛下,臣以為,謀逆之事幹系重大,不可聽信蘇長歌一面之詞。”

    “吳王乃太祖皇帝血脈,世世代代安分守己,豈會突然生出謀逆之心?更何況,蛟龍走水,江南地震,誰也無法預料。”

    “此事存在頗多疑點。”

    “分明是蘇長歌為自身惡行找藉口,蓄意構陷藩王,離間宗室血親。”

    “望陛下明鑑,莫要聽信讒言!”

    一名江南士族官員開口。

    他知道,現在再不站出來為吳王洗刷冤屈,自己的路也差不多走到頭。

    而伴隨聲音響起。

    其他江南出身的官員也都站了出來。

    “還望陛下明鑑。”

    “莫要聽信蘇長歌一面之詞!”

    龍椅上,老皇帝看著眼前這群人,神情冷漠,淡淡開口道。

    “朕若沒記錯,爾等皆是江南戶籍。”

    “看樣子,爾等收了那群劣紳商賈,還有吳王不少銀錢,否則也不會到了此刻,還如此賣力的替他說話。”

    此言一出。

    幾名江南出身的官員渾身一顫。

    頓時如墜冰窟。

    只能惶恐的低下頭說道。

    “望陛下明察,臣等與吳王謀逆一事無半點瓜葛。”

    “此事,朕自會派人去查,絕不會冤枉任何一個人。”

    老皇帝冷冷說著,但沒有證據,也並未把這些人怎麼樣,然後道:“傳朕旨意,將涉案主要人員押送如今,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會審,核查此案。”

    “待到水落石出後,再行定奪!”

    涉及謀逆,絕對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講清,更不是說砍頭就砍頭。

    一切都要按照規矩和流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