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六章:世上無一成不變之法!改聖制,法后王!蛟龍入江!

    蘇長歌回過頭。

    只見外面的太學生讓出一條道路,嚴院長滿臉慍色的走來。

    “吾乃太學院司業,掌教務、院律。”

    “自然有資格改制太學。”

    蘇長歌開口。

    搬出自己司業的職位來。

    按理來說,司業通常負責協助院長處理校務,相當於副院長。

    但職位歸職位,職權能發揮多少,還要看擔任者的身份、背景、地位。

    就好比縣令和縣丞,縣令是正官,縣丞是副官,可要是縣丞背後有人,又得民心,那這一縣之地誰說話算數,還真不好說。

    現在太學院的情況和這差不多。

    蘇長歌上得皇帝恩寵。

    下得學子擁護。

    身份更是國公之位。

    這種情況下,就算他只是司業,權柄也要比所謂的院長大得多。

    畢竟他說的話有人聽。

    這就是權力。

    聞言,嚴院長顯然也認識到這點。

    整張臉因憤怒而瞬間脹紅,雙拳緊握,老目冷冽的盯著蘇長歌。

    “哼,蘇長歌。”

    “就算你是司業又如何?”

    嚴院長冷哼一聲,義正言辭的說道:“太學院制度,乃是昔日朱聖所立。”

    “朱聖,乃是繼董聖之後儒道集大成者,一言一行俱是天下楷模,他所立的制度,乃是聖制,即便你是司業、國公,也要效法先王之制!”

    嚴院長開口。

    先王。

    不只是前代皇帝,也代指歷代聖賢,受百姓認可尊崇的古人。

    嚴院長知道自己權勢不是蘇長歌對手。

    因此直接搬出朱聖來。

    凡是儒生,皆以效法聖賢之行、聖賢之法、聖賢之製為榮。

    畢竟聖賢得天地認可,他們的言行舉止,立下的規矩肯定是最好的,我們這些還不是聖賢的人,只要效法他們就好了。

    嚴院長此舉。

    乃是想借歷代先王來壓蘇長歌。

    畢竟你再大還能大過聖人?

    大過歷代先王?

    別說你一個小小的國公,就算是皇帝陛下來了,恐怕都不敢說這話。

    正想著,蘇長歌緩緩出聲道。

    “吾以為此言謬以。”

    “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

    “蓋不易者,仁德良善禮義也,昭然如日星之照世,可變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聖制亦是如此,乃可變之法。”

    蘇長歌開口。

    伴隨他的聲音響起。

    剎那間。

    全場頓時陷入到死寂當中。

    夫子、教習,甚至是外面的學生都愣在原地,目瞪口呆的看著他。

    這番話說的很有道理。

    但其本意,就是說聖制不行,被淘汰了,必須要改制變法。

    然而,這就與儒道歷來提倡的法先王產生了衝突,聖意你還可以說是後人理解出問題,可聖制完全是聖人立下的。

    想到這。

    嚴院長恨意森然地盯著蘇長歌。

    之前此子創立心學。

    雖然講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駁斥了朱聖之言,但也借用了亞聖的話。

    同屬儒道。

    只是與朱聖理學不對付。

    但未曾想,此子如今為了打壓理學,竟然喪心病狂到連聖制都敢改!

    聖制,乃是理學基礎,太學院作為天下書院表率,制度稍作改變就會引來效仿,蘇長歌改聖制,就等於掘理學的根。

    畢竟就算他這一代再強。

    只要朱聖之制不改。

    太學院還是朱聖理學的太學院。

    頂多受到打壓,如董聖學派那樣,暫時沉寂下去,但也不會慘到哪去。

    就跟教派一樣。

    教義,教徒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可教規是底線原則。

    心念至此。

    嚴院長怒聲喊道:“蘇長歌,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敢對聖制不敬!”

    “先王之德,光耀萬古,值得吾輩後世效法,你如今欲改聖制,莫非是覺得效法先王不對,還是對先王心存異議?”

    嚴院長直接一頂大帽子扣上。

    氣憤歸氣憤。

    但此刻他也意識到,這或許是把蘇長歌開除儒籍的好機會。

    畢竟先王不止朱聖一個,蘇長歌要是敢說效法先王不對,亦或者對先王有異議,此等行徑就跟離經叛道沒什麼區別。

    整個儒道學派都會群起而攻之

    也正因此。

    嚴院長說完之後。

    目光灼灼的盯著蘇長歌。

    就等他駁斥自己。

    然後自己匯聚整個儒道學派之力,一起打壓他,連帶著心學一塊消滅!

    但就在這時,只見蘇長歌搖了搖頭。

    “禮莫大於先王。”

    “而先王有百,吾孰法焉?”

    話音落下。

    蘇長歌環視眾人,視線所過之處紛紛避目,不敢回答他這個問題。

    古往今來聖賢將近百人,聖人也有五位,那麼問題來了,效法先王是吧,效法誰?文、亞、禮,還是董朱二聖?

    這就涉及到派系問題。

    理學當然推崇朱聖。

    可其他學派也推崇不同的聖人。

    共推文聖的話,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太學院的制度,是文聖定下的嗎?

    不是為什麼不能改?

    一時之間。

    嚴院長的臉色難看起來。

    他沒有想到,蘇長歌的言辭居然如此犀利,一下就避開了要點,用反問破題。

    但作為理學一員。

    無論如何。

    他都要阻攔蘇長歌改聖制。

    “先王雖有百,但殊途同歸。”

    “朱聖之制乃朱聖立,就算你不效法先王,但有何資格更改聖制?”

    嚴院長開口。

    其實這就有些強詞奪理。

    我雖然說不過你,但卻可以利用先王和朱聖的身份地位來強行逼你屈服。

    聽到這話,學宮的夫子教習紛紛點頭。

    朱聖的制度你可以不效法。

    但你一個後世儒生,憑什麼改聖人的法制?你以為你是誰啊!

    而此時,蘇長歌掃了眼面前眾人。

    心中談不上氣惱。

    早在決定來學宮宣佈改制前,他就猜到這群人會搬出聖人來反對。

    “一群腐儒,可笑至極。”

    看著他們,蘇長歌露出一臉冷笑,朗聲道:“自古法先王者,皆是效法先王之仁義,法后王之時用,以治當世之民。”

    “爾等口口聲聲效法先王。”

    “法了什麼?”

    “只會生搬硬套的效法聖人衣著、言語、制度,此皆先王之皮毛矣!”

    “文久而滅,節族久而絕,守法數之有司,極禮而褫,但自古以來,歷代先王俱是一心,故欲觀先王之跡,察后王也,。”

    禮義的文制、音樂會被時間磨滅。

    守護法制的官員傳承時難免出現一些差錯,從而漸漸和上古的禮義遠離。

    但歷代皆有聖賢。

    言行舉止,規章制度或不相同。

    但他們在各自時代都是為了天下百姓著想,為了踐行仁義,讓世道更好。

    這種‘心’,才是聖賢的內核!

    因此想看先賢的痕跡。

    要從後世聖賢之人的身上去看,他們言行舉止,跟先賢同出一心。

    “是以,朱聖之制,治於其世;吾所改之制,秉承往聖之遺志,治於當世,於民有益,非爾等卑賤之腐儒所能理解。”

    大言煌煌,令人生畏。

    蘇長歌的這番話。

    直接將面前這些所謂的朱聖門徒,給踢出法先王的行列。

    “好!罵得好!”

    太學院某處,長相平平無奇的青年面露喜色,感到無比痛快。

    嚴院長這群后世之儒,張口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口口聲聲效法聖賢,但除了死記硬背之外,屁都沒有學到。

    若是靠效仿聖賢的言語、衣著、規矩就能成聖。

    那也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