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一百零三章:蘇子由禁佛!皇帝大怒,蘇長歌出手!【8K大杯】

    也就在這時。

    老皇帝的聲音響起。

    “趙御史,你剛才所言有些過了。”

    “蘇狀元是為我大晉訓練士卒,他連此事都不知道,何來膽怯一說?”

    說完、

    老皇帝看著臺下群臣,出言道。

    “蘇尚書上表禁佛有理,秦相之言亦有可取之處。”

    “佛法誤國,對江山社稷有害。”

    “如今既然那夷狄僧人想與我大晉儒生辯法,那就藉此機會,讓儒生當眾批駁其害,然後再行禁佛一事,名正言順。”

    老皇帝答應了託託木辯法的請求。

    對於蘇子由提倡禁佛。

    他並不反對。

    因為佛教對大晉而言無半點益處。

    但現在只是一場辯法罷了,也確實沒必要大驚小怪,畏之如虎。

    難道我大晉千千萬萬飽讀詩書的儒生。

    還比不過一個夷狄僧人?

    更何況要是贏了,也可藉此機會打擊蠻夷威勢,之後談判更有底氣。

    就如此,伴隨老皇帝的聲音落下。

    御史雖然心有不滿,覺得陛下偏袒蘇長歌,只是說一句怯戰,就要站出來維護,但他也知道,這對理學而言是個機會。

    隨即,御史躬身作揖道。

    “陛下聖明!”

    聲音響起。

    文武百官都跟著一起行禮。

    ......

    時間一晃。

    隨著儒佛辯法一事敲定。

    皇都城內,很快就搭建好了一處高臺。

    慧賢盤腿端坐於上,口中誦唸佛經,引來無數湊熱鬧的百姓圍觀。

    “發生什麼事了?”

    “陛下降旨,讓我大晉讀書人與臺上夷狄僧人辯法,批駁其法。”

    “就這?夷狄僧人算什麼東西。”

    “怎麼可能辯得過儒生。”

    “沒辦法,夷狄僧人自不量力,蚍蜉撼樹,主動請求辯法。”

    臺下的百姓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也就在這時。

    附近一處閣樓內聚集了十幾個儒生。

    嚴院長也在其中。

    “為師說的要領你們記住了嗎?”

    “記住了!”

    儒生們自信滿滿的答道。

    見狀,嚴院長點點頭,他對與夷狄僧人辯法這事格外看重。

    自蘇長歌來到太學院以後,就像天上的太陽,壓的理學根本喘不過氣來,各種對付他的手段,反倒助他增長聲望。

    而如今。

    蘇長歌避而不戰。

    他理學正好可以藉此來反壓心學一頭!

    隨即,他揮了揮手。

    “既然如此,你們去吧。”

    “記住,專攻夷狄之法的弊端,咬住忠孝二字,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而且就算敗了也無妨。”

    “但一定要記住夷狄僧人說的每句話。”

    嚴院長開口叮囑。

    他雖然不覺得夷狄僧人有多厲害,但還是做好了首辯失敗的準備。

    聞言,眾儒生紛紛點頭稱是。

    然後朝臺上走去。

    “儒生張敦之。”

    “聽聞夷狄之法無君無父,不知忠孝仁義,可否為真?”

    一個三十出頭的儒生上臺問道。

    慧賢聞言,淡淡一笑。

    “我佛乃弘善之法,於君曰仁,於臣曰忠,於父曰慈,於子曰孝。”

    “豈能稱為無君無父,不知忠孝?”

    慧賢開口。

    “那你們為何勸人出家離世?”

    儒生再問。

    “南無阿彌陀佛。”

    “眾生皆苦,我佛慈悲,欲度蒼生成佛,消解一切苦難...”

    慧賢做拈花指,出言解釋。

    不多時,這名儒生便被說的啞口無言,掩面走下臺。

    嚴院長臉色略沉,但還好只是首戰,又做足了心裡準備,所以也沒有太過惱怒,思索失敗的點後便讓下一人接上。

    只是並沒與堅持太久。

    就又敗退下來。

    一人,兩人,三人....儒生上臺間隔的時間越來越長,敗下來的人越來越多。

    嚴院長的臉也越來越陰沉。

    之後的數日。

    理學儒生一個個挑戰慧賢。

    但皆以失敗而告終。

    不過其實也並非理學儒生差。

    而是慧賢來大晉傳法,早有準備,研究了很多儒學的東西。

    但他們對佛法卻只有粗淺認識。

    就像是無頭蒼蠅,辯法的重點無非就忠孝之道和夷夏之辯上。

    同時,儒家一般不與人辯法,畢竟聖賢道理就擺在那,頂多是爭執對聖賢之言理解,現在突然被佛門搞這麼一下。

    從未與外教辯法的儒生瞬間懵逼。

    .......

    朝堂上,因辯法屢屢失利。

    氣氛變得無比沉悶。

    此刻,老皇帝心中很是不爽。

    看著下面的丞相,當時揚言理學必勝的御史,及一眾理學儒生。

    他不由升起一股火氣。

    平常說理學多好多好,乃是聖人學問,治世安民無往而不利。

    結果現在連個夷狄僧人都辯不過。

    反倒讓對方聲勢大振!

    朕要你們這幫廢物有何用?

    憋著口氣的老皇帝,目光落在丞相身上,淡淡出言道。

    “秦相,你此前言夷狄之法不足為懼,而今辯法已過三日,數十名儒生上臺,卻無一人勝過那僧人,你怎麼看?”

    聲音響起。

    秦輔的臉色微微一變。

    我怎麼看?

    我能怎麼看?還不是看理學那幫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本來是想借此機會壓蘇子由一頭。

    順帶拉理學門徒一把,畢竟自己和他們算是同舟共濟,但誰想到這幫廢物,整整三日,竟連一個夷狄僧人都辯不過!

    對此,秦輔心裡也氣。

    但沒辦法。

    誰這個時候都能踩理學一腳。

    唯獨他不能去踩,否則就是掘自己的根基,徒惹人笑耳。

    隨即,秦輔硬著頭皮出言道。

    “陛下,臣以為,非是我大晉讀書人不行,而是那夷狄之僧有備而來。”

    “倉促之下應戰,難免大敗。”

    秦輔開口,推諉責任。

    但老皇帝並不想聽這種沒意義的話。

    他現在想要的,是如何辯贏佛門僧人的辦法,揚大晉之國威。

    “那現在如何辦?”老皇帝沉著臉看向秦輔,語氣陡然升高,說道:“難道就坐視夷狄僧人在我大晉耀武揚威嗎?!”

    聲音響起。

    文武百官皆低著頭不說話。

    蘇子由則在心中竊喜。

    還好自己機智,早就言明長歌沒有空暇,所以沒摻和到這茬子事裡面。

    正想著。

    秦輔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

    “陛下,臣舉薦一人,定可以對付夷狄之僧,駁斥佛門歪理學說!”

    秦輔高聲喊道。

    話音落下。

    蘇子由突然有些不好的預感。

    “何人?”

    老皇帝投去疑惑的目光。

    “臣舉薦,蘇尚書之弟,蘇長歌!”

    秦輔振振有詞的喊道。

    此言一出。

    文武百官微微一愣,顯然沒想到對方會舉薦蘇長歌去辯法。

    但很快,他們就想明白了緣由。

    秦輔這是禍水東引啊!

    理學輸的一塌塗地,再嘴硬也沒用。

    現在讓蘇長歌去辯法。

    一旦輸了,那就是理學和心學兩敗俱傷,大家都不如佛門之法。

    若是蘇長歌贏了,對大晉自然是好事,而且理學大儒並沒有站出來,完全可以辯解說是不想以大欺小才讓蘇長歌出手。

    而此時,蘇子由自然也想到這些。

    霎時心中升起一股火氣。

    為了弟弟,也顧不上什麼規矩,直接開怒噴道。

    “好一個舉薦!”

    “秦輔,辯法一事乃你所倡!”

    “本官曾竭力勸阻。”

    “但爾等理學腐儒皆覺得夷狄之僧不足為懼,甚至譏諷吾弟怯佛避戰。。”

    “現如今,爾等被那僧人辯的啞口無言,理屈詞窮,眼見不敵對方,反倒想讓吾弟出手替爾等收拾爛攤子。”

    憑什麼?世上可有這樣的道理!”

    蘇子由火力全開,指著秦輔的鼻子怒罵,唾沫星子都快飛到他臉上。

    聲音響起。

    丞相一派官員不少人都低下了頭。

    但秦輔卻是不甘示弱。

    “什麼叫收拾爛攤子?”

    “蘇尚書,此次辯法關乎我大晉威望,儒道正統!”

    “令弟蘇長歌乃大晉臣民,又深受陛下恩寵,同時也是儒生,理應為國效力,為儒道正名,去與那僧人辯法!”

    秦輔理直氣壯的說道。

    聽到這恬不知恥的話,蘇子由更怒了。

    “去你瑪德,說的那麼好聽,你理學大儒難道是泥塑的不成?”

    “你們怎麼不去辯法?”

    “你們難道不是大晉的子民嗎?”

    蘇子由怒聲質問道。

    “嚴儒年邁,身體抱恙。”

    “而且以大儒身份去對付一個小小的胡僧,就算贏了也惹人不齒。”

    秦輔不急不緩的開口解釋。

    聞言,蘇子由硬了,拳頭硬了。

    恨不得上去給這老貨幾拳。

    跟我扯抱恙?

    你們不敢上就不敢上,扯那麼多有的沒的,糊弄誰?糊弄陛下?

    正想著,一道威嚴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