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八十二章:擴土開疆,官紳一體納糧,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換而言之。

    我上那創造那麼多就業崗位。

    聞言,蘇長歌微微一笑。

    他就在這等著。

    “男以耕田為生,女以織布為生。”

    “敢問陛下,在這皇都之內,可有幾人靠耕田、織布為生?”

    “臣以為,應當放寬對商業的管控,鼓勵百姓經商,嚴厲打擊囤貨居奇、壟斷等商人,但對正常商人放寬,同時向商人徵收商稅,以此來充盈國庫。”

    “並且制定律法。”

    “保障商人和工人的權益。”

    “擬定工人最低酬勞,僅比種地收益低些許即可。”

    “而商人只要依法經商,朝廷不究。”

    “此外,可在六部之外增設商部,管制天下商品買賣的定價、秩序等事宜。”

    蘇長歌開口,侃侃而談。

    工人的酬勞為何要比農戶低,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人種田。

    農民也不是傻子。

    若是耕地賺的錢少,誰願意耕地?

    但現實是,如果不想辦法提高耕地的產量,就必須保證耕地的面積。

    否則糧食不夠吃。

    那才是問題。

    當然,現在還不用擔心這點。

    大晉的土地,遠可以承載更多的人口,只需要巧妙的資源再分配就行。

    也就是從握有九成資源的那一成人手裡,把資源向下傾斜,讓資源流向中間和底層的階級,使他們能夠勉強溫飽。

    此時,伴隨蘇長歌的聲音落下。

    老皇帝和太子若有所思。

    但與下策的簡單粗暴不同,中策確實需要花很多心思去想。

    而且操作起來也很麻煩。

    不過勝在安穩,戰爭會動搖國本,但放寬商業卻不會。

    心念至此。

    兩人深深的望了眼蘇長歌。

    什麼叫治世之能臣。

    這就是!

    三言兩語就敲定了兩條安國之策。

    老皇帝和太子有種預感。

    僅僅只是按蘇長歌這兩條去做,大晉江山就起碼能多延續數百上千年。

    跟前朝相比,國祚綿長,興盛無比!

    兩父子心中如此想著。

    不由期待起上策來了。

    下策和中策都如此令人讚歎,那上策豈不是更為了得?

    “上策是何?還請蘇先生賜教。”

    太子開口。

    此時與之前相比。

    太子對蘇長歌的語氣更為尊敬,甚至直接將他稱為先生。

    不過在他心裡。

    蘇長歌確實擔得起這個稱呼。

    畢竟與其他攫取權力臣子不同。

    他這兩策,實實在在的是站在皇權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解決問題。

    此時,隨著太子的聲音響起。

    蘇長歌緩緩開口。

    “上策有三,其一攤丁入畝,將丁稅摺合進田稅當中。”

    “佃農無田,自耕農的田產只有區區幾畝,而地主卻有將近成百上千畝,若按人頭收稅,三者財富不同稅賦卻相同。”

    “若是摺合到田地當中。”

    “不僅能減少佃農、自耕農的負擔,還能減緩自耕農其變成佃農的速度。”

    “並且從地主手中收到更多賦稅。”

    蘇長歌沒提他曾把此策獻給太子的事。

    畢竟他也不知道太子有沒有跟老皇帝說過此策,萬一沒說過,就等於坑了太子。

    而此時。

    伴隨聲音響起。

    老皇帝沉吟一番後點了點頭。

    按蘇長歌所言,攤丁入畝確實是減輕自耕農負擔的好政策,變相等於將自耕農承受的丁稅,轉嫁到地主身上。

    朝廷收上來的稅賦沒變化。

    但卻保護了自耕農。

    不過也有個問題,地主的利益被侵犯,肯定會有人出來鬧事。

    這項政策推行下去的阻力不小。

    但為了大晉江山社稷,老皇帝有些躍躍欲試,但一時半會無法下定決心。

    而太子這邊,心裡則鬆了口氣。

    他此前之所以不提。

    怕的就是父皇為了社稷安穩給否掉。

    可現在國運一事出來,父皇的性子有所改變,再加上土地兼併之害。

    太子相信。

    此事商榷過後,父皇應該會同意推行。

    正想著。

    蘇長歌繼續開口說道。

    “上策其二,官紳一體納糧。”

    “讀書人考取舉人功名後,可以免除田地賦稅,此乃一大弊病。”

    “王朝開國之時,舉人功名者少許,其佔有的田產也不多,但隨著土地兼併,舉人、官員手中的田產越來越多,而且人數也遠勝從前。”

    “長此以往,富者恆富。”

    “自耕農的田產必然會被他們以各種手段買下,而他們又不用承擔賦稅。”

    “故而臣以為。”

    “必須廢除官紳的免稅特權。”

    “這樣一來,既能充盈國庫,又可以抑制土地兼併,一舉兩得!”

    蘇長歌開口,斬釘截鐵的說道。

    其實他此前也在猶豫,要不要把這項政策給說出來,但還是說了。

    確實,這項政策會損害讀書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