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帥辛普森 作品

第六十四章:不教而誅?君子之誅!賜袞冕之服!

    聽到聲音,太學院學子們眼神堅定的點頭答應。

    “夫子教誨,學生謹記於心。”

    聲音嚴肅認真。

    見狀,蘇長歌沒有再多言。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他能做的就是把心學講解清楚。

    而心學之道,剛開始可能顛覆不了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禮法,但人心自由,伴隨時代更替,新事物總會取代舊事物。

    而就在這時,浩然堂內。

    空氣格外的沉悶。

    嚴院長等朱聖門徒坐在位子上一言不發,表情晦暗。

    但突兀間,一道低沉之聲響起。

    “爾等莫要自暴自棄。”

    “蘇長歌心學之說,即便得到天地認可,但卻並非儒道正理。”

    “況且其忤逆朱聖言論,根基不正,不過小道罷了,難以久存於世,待到十年、百年之後,必被世人所厭棄。”

    聲音響起,嚴院長眾人紛紛起身。

    “多謝先生開導。”

    嚴院長開口說完。

    補上一句道:“蘇長歌此子,心達而險,行闢而堅,言偽而辯。”

    “五惡以兼其三。”

    “先生,晚輩覺得待他心學傳開,會蠱惑讀書人,以其歪理邪說帶偏世人,固想請教先生,可對其行君子之誅否?”

    話音落下。

    在座朱聖門徒心中一凜。

    齊齊看向嚴院長。

    他們沒想到,嚴院長對蘇長歌心中竟然恨意至此。

    行君子之誅,表面看上去是為了大義。

    但在世人眼中就是壞了法度和規矩,辯駁不了對方的學說,就把提出學說的人給解決,從源頭解決心學之道。

    不教而誅。

    此舉日後必被世人所詬病。

    而伴隨嚴院長的話響起。

    低沉之聲的主人,也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過了一會兒才出聲道。

    “君子之誅大可不必。”

    “蘇長歌雖為我朱聖學說大敵,但理學豈輸於心學之道。”

    “吾輩乃是讀書人,要在道理上勝過他。”

    “堂堂正正地告訴世人,心學之說不如朱聖理學,免得被世人詬病。”

    話音落下。

    朱聖門徒們紛紛點頭答應。

    “先生所言極是。”

    見狀,嚴院長雖然有些不甘,但出於對這位先生的尊敬,還是附聲應和。

    只是在他的心中。

    若心學真的威脅到理學生存。

    那即便是不教而誅,他也要對蘇長歌行君子之誅!

    剷除奸邪,以正視聽!

    ......

    皇城,一處宮殿內。

    “你對剛才異象之事有何看法?”

    坐在御案前的老皇帝開口,目光看著站在不遠處的太子。

    “回稟父皇。”

    “兒臣以為這是件好事。”

    “朱聖之學雖好,但門徒太多,而且大多不行實事,空談仁義。”

    “如今有蘇長歌所立的心學在。”

    “理學、心學分庭抗禮,對我大晉朝廷而言乃是好事。”

    太子出聲回答,臉上掛著一如既往的溫和笑容。

    聽到聲音,老皇帝點了點頭,接著繼續說道:“蘇長歌立心學,有功於社稷,由你來擬旨獎賞他這次教化之功。”

    “諾。”

    太子點頭答應一聲。

    但並沒有急著去中書省草擬聖旨。

    站在原地沉思了一會後。

    太子出聲道。

    “兒臣以為,蘇長歌心學之說受天地認可,有教化萬民之功。”

    “按照禮制,能安民者,賜袞冕之服、赤舄鞋一雙。”

    “但蘇長歌數次引動異象,可見品格才能均為出眾,兒臣以為可再加賜黃金千兩,以及千畝良田,以示皇恩厚重。”

    太子開口,語氣恭敬。

    雖然已經有了主見,但還是詢問老皇帝對於賞賜的意見。

    而伴隨著聲音響起。

    老皇帝的臉上露出一抹笑意。

    “恩。”

    “那便按你說的擬旨。”

    “另外,你不是與蘇長歌親近嗎?就由你親自去頒讀聖旨吧。”

    老皇帝開口將事情決定下來。

    聞言,太子點頭答應。

    “父皇處事周全。”

    “兒臣這就按此意去起草擬旨,再親自到蘇長歌府上頒讀聖旨。”

    太子開口,拱手行禮。

    “去吧。”

    老皇帝揮了揮手。

    “兒臣告退。”

    見狀,太子踱步退出大殿。

    然後快步前往中書省舍人院起草聖旨,並吩咐太監去準備賞賜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