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的命運 作品

第551章 軍國之國 (第四更,求訂閱)

    或許在總體戰的時代,軍事力量的多少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因素。但也就僅僅只是一個因素而已。

    大明現在的兵役,在是強制性的兵役制度。不需要用麻繩去捆、用鐵鏈去拴,因為所有人都是公司的僱員,無論他們是工人,還是農場佃戶,他們接到徵召令不來當兵,肯定會失去湖口的生計!

    但是這種體制是不可能持久的,畢竟,隨著時間的繼續,最終公司會澹出一切,再則,強制徵來兵又能有多少訓練作戰的積極性?

    儘管總體上來說,目前大明的兵,訓練作戰都還算積極。而且頗為勇敢。但是距離朱先海的希望還有很大的差距。

    “大明的軍隊所需要是為國康慨赴死的勇士,而不是靠著軍法維持戰鬥力的灰色牲口!”

    俄羅斯的“灰色牲口”,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俄羅斯或許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陸軍,可是又有什麼意義呢?看似曾碾壓了歐洲,但是那些“灰色牲口”在逆境中往往會崩潰,會逃亡,甚至會造反。最後甚至顛覆了整個帝國。

    “所以,我們必須要從根本上提升士兵的榮譽感以及國民從軍的積極性。目前歐洲實行徵兵制的國家,都在竭盡全力建立起一種從上至下的體制——我將它稱為“****”!”

    頓了頓,朱先海終於拿出了他的“大殺器”!這個在後世差不多臭名詔著的思想,但是在這個時代,它卻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在這種體制下,政府必要利用宣傳、教育等手段對民眾宣揚民族主義,民族主義是世界最光明、最公正之主義,利用民族主義將激發起民眾的愛國之心,與此同時,將軍人——這一國家守衛者,民族保護者的社會地位提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讓每一個男孩自幼兒起,就以從軍報國為榮,讓每一個士兵都以“忠烈祠”相見為榮。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徵集到數量龐大,且士氣高昂的軍隊,而且這種“低成本”的軍隊,也是我們擠身陸軍強國的基礎。”

    幾乎是自然而然的,朱先海想到了日本兵的“壹角伍分錢”——這是日本有一個著名的諺語:“一個士兵的命就值一張紅紙加上壹角伍分錢”。這是因為日本在開始全面侵華後同樣開始了無限制徵兵,徵召一名士兵沒有任何的經濟補償,只是發過來一張紅紙寫的徵召令加上一角五分錢的郵票!

    可就是這種“一角五分錢”的士兵,對戰爭的狂熱,對死亡的無所畏懼,都是外人所無法理解的。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上來說,這樣的士兵正是他們所需要。

    朱大皇帝是統治者,他的屁股本身就是歪的,儘管他內心鄙夷日本,但是並不妨礙他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希望他的軍隊完全由狂熱且勇於獻身的軍人所組成。

    可事實上呢?

    朱大皇帝的大明帝國軍人,雖然稱得上是士氣高昂。但是這是建立在高額軍餉甚至退役後授田的基礎之上的,但是軍人授田制度的可持續性卻不強。

    畢竟,大明不可能完全依賴無地的移民建立軍隊,軍人授田制度無法維持時,明軍的士氣會不會一落千丈?

    如果沒有持續不斷的移民補充,明軍的徵募會不會出現問題?

    再說是財政。

    大明的財政是根本不可能維持一支龐大高薪軍隊的!

    每月人均二十元的軍餉,對於大明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僅僅只是目前,維持這支17萬人的軍隊,每年的軍餉支出就已經超過了三千萬元!

    如果是170萬人呢?

    或者500萬,甚至1000萬?

    到那個時候軍費開支會拖垮整個帝國的財政。

    唯一的辦法,就是效彷普魯士等國,建立起一支義務兵役制的軍隊!

    但是想要確保戰鬥力的維持,在從職業軍隊向義務兵役制改變的過程中,必須要完成思想上的準備——將大明天子的臣民轉化為大明帝國的軍國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