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三百七八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陰、活屬陽,活人要把死人剋制在午時三刻這個時候,而且此時太陽當頂,陽光幾乎直射而下,光照最強,陽盛達到了每天的最高值,陰則最衰。

    還有一種說法是,午時三刻差不多是中午十二點,因為古人的一刻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14.4分,也就是接近15分鐘,午時三刻換算下來差不多是現在的中午11:44分左右,這個時間點,陽氣最盛最旺,陰氣最衰,而且站在太陽底下,囚犯的影子最短,此時的人也被太陽曬得處於“伏枕”的混沌狀態,亦有即眠之勢,引刀一快,興許還會減少犯人的痛苦。因此古人覺得“午時三刻”行刑可以用旺盛的陽氣來衝澹懲殺犯人所產生的陰氣。

    這還不夠,菜市口由於人流量巨大,所以也是陽氣最為鼎盛的地方,選在此處行刑可以壓制陰氣。

    不過,事實確是“殺雞給猴看”,古代選擇在鬧市對死刑犯斬首多是起殺一儆百的目的,可以對圍觀的老百姓起到警示、震懾的作用,明朝菜市口就在宣武門外,來往的老百姓眾多。另外京城內城(九門之內)大都是王公貴族的府第,在內城殺頭這麼不吉利的事顯然不會得到同意。

    只好在外城,但又不能離內城太遠(離城太遠看熱鬧的人就少了)。所以就只好選在離內城很近的菜市口。

    ...........................

    行刑的當天,錦衣衛,刑部要派出步軍數百人,圍嚴了法場,監斬官員是大理寺的司官,在菜市口東北角會搭起一座土臺,三面用大油布圍著。

    按規矩,行刑之日,監斬官員要供上閻王爺的神龕,擺上香爐祭品,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表明斬首犯人要選擇吉利的日子。

    刑場的中間,埋著十個粗大的樹墩,為何是十個呢?這代表著陰曹地府的十殿閻羅,行刑時犯人就將頭放在上面,只等劊子手一刀落下。

    不過奇怪的是,這十個樹墩都是給男犯人準備的,至於女犯則在不遠的西南方向,也同樣有幾個不大的樹墩,而這些樹墩,在平日裡竟是商販賣肉剁排骨和殺雞宰魚的地方。

    行刑前,一定要讓犯人吃飽喝足,即便是成了鬼,也不會是餓死鬼,一旦“餓死鬼”多了,世道就會變亂,若再無人祭奠或送錢的孤魂野鬼,那將危害人間與江山社稷。

    人犯進入法場的時候,是坐馬車前往,要遊街示眾,這一遊是真的知道了什麼叫民憤,好傢伙,一路上的百姓,上到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五歲的娃娃,那是來了幾萬人,這些人手中拿著發了黴的水果,各種爛菜葉,臭雞蛋,就是要來教訓教訓這群人販子。

    趙粥...今年十九歲,老爹曾經是朱元章的手下,所以就補上了錦衣衛,今天他是錦衣衛中押車的,本來押車是個輕鬆活,而且今天押車還有五兩銀子,本著有錢不賺是王八蛋的精髓,趙粥來押車二兩!

    可是誰知道,今天趙粥算是開了眼了,這剛剛才開始遊街,這路上兩邊,黴水果,臭雞蛋,爛菜葉就瘋狂的砸向了人販子,但是這些百姓哪有那麼好的準頭。

    這個時候,押車的就倒了黴了,趙粥不知道是被砸了多少黴水果,臭雞蛋,爛菜葉...被砸的都說不出話了,等馬車到了法場,趙粥身上的氣味簡直一臭千里。

    還好是沒有拿糞潑,這要是有糞,那今天趙粥這樣的押車兄弟,那算是毀了。

    這些人犯押進法場是經過計算的,因為人犯進入法場受刑前,即正午之前,計算時辰的監斬差役就會不停地喊著:

    “午時未到,吃飽吃好,陽世有來生,陰世轉陽早。”

    喊聲一過,馬上就有刑部常年僱傭的飯館夥計們,端著酒罈、燉肉,挨個給犯人倒酒上肉。

    犯人也都知道這個規矩,這是他們在陽間最後一段飯,因此也不會反抗,規規矩矩吃完這頓斷頭飯。喝完最後一口後,犯人們將酒碗摔得粉碎,照例也會來上一句“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不枉此一生,雁過也留聲”一類的話。這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