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二百八十章 大明權貴和商人都該死

    明朝缺銀子?

    這句話也對也不對...因為明朝缺銀子的是朝廷,不是民間...事實上,大明的民間不缺銀子,主要是元末的時候,元朝朝廷發行的紙幣,這些紙幣貶值的太厲害,導致後面的大明商人,不相信朝廷,只相信自己,所以這些大明的百姓,商人,開始挖洞埋銀子。

    這就讓白銀不流通,市面上的白銀越來越少,本就喜歡貯藏銀子的明朝人,此時就更加把賺來的白銀深埋在地窖之中。

    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大明人多愛藏銀子,最後就是因為這個愛好,將大明都給藏沒了,不過,他們的銀子還是被搶走了!

    讓我將時間稍微前進一些,應該是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破了北京城,崇禎在煤山上自縊,大明王朝滅亡,崇禎皇帝在自己最後的這段時間裡,放下面子,放下皇帝的尊嚴,去哀求大臣和親戚們捐款,好給防守北京城的士兵發軍餉,結果皇親國戚都裝瘋賣傻。

    崇禎下令捐款以後,有一位老人,來到戶部,熱淚盈眶,捐出了畢生積蓄400兩銀子,崇禎皇帝知道以後非常感動,賞了他一個“錦衣千戶”的職位,相對於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朝廷中的那些文武百官的做法讓人感覺到可恥了。

    崇禎皇帝要求的是“一人三萬多兩銀子”,內閣首輔魏藻德捐了500兩,太監首富捐了1萬多兩。

    其他的權貴更是哭窮、耍賴、逃避,有的純屬敷衍了事,更有奇葩的把自己家的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叫賣。

    然而大難臨頭,崇禎皇帝非常的著急,面對這麼多的文武百官,崇禎皇帝第一個想到的是他的岳父周奎,崇禎皇帝先讓太監徐高上門拜訪周奎,也沒提借錢的事情,直接給周奎加官進爵,封為侯,然後徐高說明皇帝的意思,“希望你捐10萬兩銀子,給大家帶個好頭”。

    然而周奎的表現讓人失望,周奎馬上說“我怎麼會有那麼多錢”,說完馬上哭窮說“家裡窮得只能買發黴的米吃”,給崇禎皇帝捐了1萬兩銀子。

    徐高回到皇宮稟報崇禎,崇禎皇帝感覺一萬兩太少了,又把數額從10萬變成了2萬,周奎一看崇禎皇帝來真格的了,於是進宮找女兒周皇后求援,周皇后比較深明大義,要求父親為文武百官做出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