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二百零三章 讓你變成綠毛鬼

    “天呀...這是人吃的東西嗎?”

    中都...也就是鳳陽,朱元璋的老家,這裡正在建造一座名為中都的大都城,規格可以說是空前絕後,一條13里長的中軸線縱貫南北,城門12座,街道24條(也有記載28條),坊104座,等等;結構上也是極其完備,從皇宮到辦公衙署,到寺廟祭祀,應有盡有。

    此時此地,中都的服役百姓正在建造社稷壇...社稷壇,一直是我國古代的一個重要的國家祭祀場所。稷,指的是糧食;社,則指的是土地,兩者都是國家絕對不可動搖的根本,尤其是社。

    社既然如此重要,它的鋪設方法也很特殊,需要一樣最常見,卻又很難搞的建築材料。這種物品就是...土。

    土,這太普通了吧?這個土可不普通,它叫五色土。五種顏色的土壤,象徵了整個帝國,全國的土地。

    因此,五色土雖然是土,但首先土的產地就很有講究。

    黃土,要從直隸,應天,或河南取土;黑土,要從吉林、黑龍江取土;白土,要從江西,湖廣一帶取土;青土,要從山東取土;最後是紅土,要從江浙,福建一帶取土。

    不僅產地有講究,取土的時間也有講究。甚至取來的土在路上行走的時間都有規定。

    大明五色土取土程序複雜,取土規定嚴格,李善長為了儘快完成任務,甚至下令“天下郡縣計一千三百餘城,每以土百斤為率,仍命取之於名山高爽之地”。

    於是,各地區象挑選寶貝一樣,千辛萬苦地挑來符合要求的五色土壤,於是,歷史上奇怪的一幕也開始上演,一袋一袋的各色土壤,在專人的護送下,一路綠燈,車載馬馱,直達鳳陽。

    鳳陽中都的工地上,用來放五色土的祭壇建設也在日夜趕工。怎麼做呢?工匠們用上好的白玉石,做成須彌座,壘成基礎。

    在上面再砌上專供的大城磚,這些大城磚是由指定的22個府70個州縣負責製造,每一塊磚上都有從製作,到運輸整個過程中責任人的名字。砌磚的灰漿同樣講究,要用石灰,桐油,和糯米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調製而成。

    在關鍵的連接部位,為保證“千秋萬載”,還要“用生鐵溶灌”。

    而就在這個社稷壇的旁邊,一位建造社稷壇的百姓手中卻僅僅拿到了一個高粱窩窩頭和一碗稀得和水一樣的所謂粥,就在這位百姓稍微說了一句之後,不但沒有得到任何的回應,一名拿著皮鞭的衙差就衝了過來,看著這名百姓喝問道:“怎麼...這不是人吃的東西,那你可以不吃了。”

    說著,一皮鞭就從百姓的頭上抽了下來。

    只聽‘啪’得一聲,這名百姓的背上就出現一道血紅的鞭痕。

    “爹...!”那名百姓被打完,一名大約十六歲的少年就大喊這衝到了百姓的身邊,不顧一切的保護起了自己的爹爹。

    “呦...打了一個還送上來一個,好...我會一個一個的抽。”說著,皮鞭再次揮起,一鞭一鞭,沒有一點憐憫的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