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一百一一章 如芒在背的鄧狩

    楊憲治揚州,預計三年時間恢復經濟。

    後來,楊憲又把時間提前到一年半。他與當地百姓同吃同住,和百姓一樣的起居時間。他給每一個官員都劃分了兩畝責任田,要求眾官員和百姓一起下田勞作。

    他在破廟裡和官員們理政。朝庭撥給6000兩白銀,作為修理揚州府衙所用,楊憲卻把銀子發放給了百姓,每戶一兩銀,以鼓勵百姓返鄉耕種。

    當屬下問他,沒有府衙辦公怎麼辦?楊憲回答說:“我要把府衙建在老百姓的心裡!”

    屬下說:“大人太浪漫了!銀子分給百姓,每戶只能分得區區一兩銀子,杯水車薪哪!”

    楊憲回答說:“從來只有百姓向官府交銀子,你可曾見過官府向百姓送銀子的嗎?百姓能從這一兩銀子裡,看見一個新官府,甚至夢見一個新揚州!…本府雖出自翰林,卻並不浪漫,斷壁殘垣之下,衰草白骨之中,浪漫何在?!”

    這樣的一個人,還真的僅僅花了兩年的時間,就將揚州大變了樣,讓揚州全面復耕,不管這個人的用了什麼手段,但是他真的是用心了。

    楊憲進京覆命時,帶去了一口袋新穀子,和一株一尺多長的稻穗獻給皇上。楊憲對朱元璋說,這支稻穗長自他的責任田,並說:“我願做稻穗上的一顆穀粒!”

    朱元璋欣喜萬分,把楊憲進獻的稻穗高高地懸掛在龍椅後面的牆面上,並下令楊憲即刻調回南京。

    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朱元璋提拔楊憲擔任中書省的左丞,給了他極高的權位。

    明朝中書省左丞的職位屬於“宰相副職”或“宰相助理”級別...可以看得出來,朱元璋此時對楊憲那是寄予厚望,以後就是要用楊憲做自己宰輔的呀。

    可是誰知道,入主中書省後,楊憲革除了原主政中書省的李善長,胡惟庸制定的多項職場舊習,發佈了一系列的新規。執政態度十分強勢。這一系列舉動,惹惱了以李善長,胡惟庸為首的淮西派官員們的極度不滿。

    在官場的明爭暗鬥中,胡惟庸奉李善長之命,親自到揚州暗訪,終於查獲了楊憲的兩條“欺君大罪”,把楊憲送上了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