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四十一章 黃泥水淋糖法

    (這是第三更...感謝推薦票了,雖然不多,但感激不已,再次給大家拜年,鞠躬鞠躬再鞠躬!)

    黃泥水淋糖法絕對是穿越者必備的一項技能,只要你穿越的不是明中期,只要是明朝的初期,或者是以前的朝代,那麼這黃泥水淋糖法就可以為你帶來第一桶金,並且這一桶金將會很大。

    朱朗一開始思考的時候,並沒有想到這個黃泥水淋糖法,朱朗想的是造紙術

    不過遺憾的時候,此時的明王朝的造紙產業,已經很成熟了,明朝的造紙工匠,主要以青竹為原料,形成了浸漚...槌洗...兩次蒸煮...舂搗...漂白...抄紙這一整套流程。

    造出的紙張琳琅滿目,既有精美超薄的宣紙,也有各色顏色的用紙,還有硬質的卡紙和軍用的“紙甲紙”。特別是那12尺以上的大幅紙張,對於同時代歐洲來說,簡直做夢都不敢想。

    有人也許會說造紙不行要不再來個活字印刷術?

    別的都可以,就是這個活字印刷術有點太廢了,其實活字印刷術是北宋平民發明家畢昇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覆試驗,在宋仁宗慶曆年間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可是北宋發明了之後,卻並沒有普及,為什麼...?因為活字印刷術有弊端,你可以翻開歷史看看,活字印刷在宋朝出現以後,到元初出現了木活字,明代出現了銅活字,然而活字印刷在清代及其以前一直沒有成為主流,社會上依然以雕版印刷為主。

    泥活字的主要問題是容易破碎損壞,木活字紋理不均勻,接觸水後,容易高低不平,金屬活字是水性墨在銅活字上附著性很成問題。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等科技提升,等人類將鉛給製作出來之後,鉛活字才是將活字印刷術普及的重要手段。

    歷史小說中,如果唐朝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情節,除非有系統自帶鉛,否則,泥活字,木活字,銅活字...其實都不太中用,不如老老實實的用雕版印刷,更省錢也更好。

    就在朱朗思考到底要用什麼來賺第一桶的金的時候,朱朗想到了一本大家都看過的歷史小說,嘿嘿...就是《小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