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五章 年貨到家

    朱二保和朱朗父子,懷中揣著兩千五百文錢,兩人一起歡樂的拖著板車前往了不遠的當塗縣城購買年貨,朱二保心疼兒子,讓兒子坐在了板車上,他拖著自己的兒子走。

    十里地對於朱二保來說,也就花了不到半個時辰。

    來到了太平府的當塗縣城,這個縣城不是很大,城高三丈三尺,周十五里,深三尺有餘...裡面大約有城民五千多人,屬於中下的一個縣城。

    城中有一條名為花街的商業街,那裡可以買到百姓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四百文買了兩百斤的大米,一百文買了二十斤的豬肉,三百文買了二十斤的羊肉,一百文一套,買了四套棉衣棉鞋。

    這個時候的大明已經有棉衣了,是棉花的那種棉衣,價格也不是太貴,這個主要是朱元璋的推廣,吳元年十月二十一,朱元璋任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開始北伐元朝。

    當時元朝大將王保保正在與李思奇、張良弼等人混戰,雙方都對元順帝的命令置若罔聞,此時無疑是朱元璋派兵北伐的最佳時機。

    北方的冬天氣溫明顯低於南方,此時已進入冬季,北伐將士如何禦寒?,

    在明朝以前,冬天來臨時,南方百姓大多用絲綿縫製袍子保暖,北方百姓多用毛皮製作衣物禦寒。

    對於這個問題,朱元璋早有準備,早在自稱吳王后的第二年,朱元璋便採取措施大力推廣棉花種植,他規定:擁有五畝至十畝田地的百姓,必須種植半畝棉花;如果擁有十畝以上土地,則棉花的種植面積加倍,不種棉花則出棉布一匹。

    朱元璋登基後,進一步推廣棉花種植,對種植棉花的百姓實行稅收優惠,規定種麻者每畝徵收八兩,種棉者每畝徵收四兩。

    所以現在大明的棉衣已經有了,四套棉衣四百文外帶棉鞋,還是很公道的,跟著又花了一百五十文買了三條八斤重的棉被。

    此時二千五百文已經只剩下一千一百五十文,而朱朗對於剩下的一千一百五十文也沒有放過,買了一些油,鹽,麵粉還買了一些麥芽糖,本來還要買些紅糖的,但是一問價格,一百文一兩,嘿...還是算了吧。

    跟著朱朗給自己的奶奶買了一把梳子,給小雪這個丫頭買了一個精緻的木簪和一條絲綢帕子,這兩個就花了三十文,絲綢是真的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