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片2 作品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全都投資嘛

    這個時間,周銘給他們的加密軟盤也已經全部準備好了,周銘一個個親自交到他們手裡。

    黃榮沈局長和陳董他們都表示自己回去一定會仔細研究,爭取儘快把這些互聯網企業的情況摸透,好讓股災到來的時候,自己可以第一時間反應。

    周銘點頭表示這樣很好,周銘還說自己會經常關注市場的變化,如果互聯網企業的泡沫增長到了極限,自己一定會第一時間提醒他們。

    周銘同時也告訴他們,不要總等著自己,美國可供投資的項目還是很多的。

    黃榮沈局長和陳董他們隨後就離開了,離開周銘的辦公室以後,他們都很感慨幸好華夏有周銘這樣的人物,要不然他們在全世界的投資,不知道還要交多少學費。

    韓振則是批評他們說不要總是依靠周銘,周銘在美國這邊的壓力已經很大了,他們不該再給他增加壓力,他們應該學會自己運用周銘的思維進行分析,讓以後國內的投資人也都會這樣分析。

    周銘並不知道自己居然無形中改變了這些國投大佬們的思維,讓他們能更快的接近世界資本的思維了。

    在從周銘這裡得到提示以後,黃榮沈局長和陳董他們回去的確十分用心的按照周銘的方案,去一個一個研究評估那些硅谷的互聯網企業。

    其實早在和周銘談以前,黃榮就知道美國這邊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的投機氛圍相當嚴重,可那時黃榮還只是在數據上有所認識,可當黃榮真的去了硅谷一趟,他才為互聯網企業的情況感到可怕。

    因為他看到太多在拼命燒錢的企業,多少互聯網公司隨隨便便就能花幾百上千萬美元去打廣告做宣傳,然而公司一年到頭的盈利可能就只有寥寥幾萬美元,甚至很多企業還是個零。

    作為華夏唯一的資本豪門,黃榮當然也明白虧錢換市場份額的策略,可問題策略卻並不是像這些美國互聯網企業這樣瞎來。

    黃榮這才理解周銘為什麼那麼篤定這些互聯網企業就快要暴雷,肯定會引發股災了,就這些互聯網公司這種瞎搞的方式,他們公司的壽命就是和燒錢的速度綁定在一起的,只要投資人們的錢燒完了,公司的壽命也就到頭了。

    正是看到了這些局面,黃榮才告訴沈局長和陳董要更加緊準備。

    除了互聯網公司還有那些房地產企業,他們也都去調查了,也和國內做了聯繫,因為正如周銘說的那樣,他們的確發現了不少有繼續開發價值的爛尾樓,而國內的工程隊,就可以以更經濟實惠的價格,繼續建好。

    除了這些繼續做著準備,他們同樣也按照周銘的想法,和那些參加博覽會的美國企業接觸,表面上他們是為了交流和相互投資,但更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個溝通渠道,等互聯網崩盤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