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 作品

第1174章 打起來

最後,直接在路上搶人,下至十一二歲的小孩,上至四五十歲的老者,只要能拿得動武器,直接給扒拉到軍隊中。

於是,軍隊的風評就更差了。

民間幾乎是聞軍而色變,在百姓眼中,兵就等於匪,趙家軍的名聲好,是從不搶掠百姓開始的,也是因為趙含章打出了正義的旗號。

軍人,是保家衛國的英雄,他們當得正面的評價。

想到此時正被抽調去治河的趙家軍,趙含章親自寫了一篇頌軍文送到邸報。

趙含章對明預道:“御史臺也該整頓一下了,不當只風聞奏事,而應有核對之責,核對之權,我想先生出具體的改正之法。”

風聞奏事,優點是震懾百官,只要有一點風聲,不必查實就可以彈劾官員,但壞處更明顯,因為不必查實,有的御史可以捏造風聞,或者都不捏造,只說自己聽到了就上書彈劾。

這樣一來,監察臺諫官員和執政官員勢如水火,大晉的這種風俗流傳下來,這才造成御史總有事沒事,下意識的去找執政官員的茬,沒有茬,就製造茬;

而地方官員則一看到御史就下意識反感,事情還沒做,他們倒先自己鬥起來。

從去年到現在,趙含章派出不少御史監察地方政務發展,毛病是找出來不少,的確有些成效,但查實的少,一往深處查,十件事裡倒有七件是謠言捏造的,耽誤地方工作不是,連她的工作量都增加了不少。

趙含章自不希望監察官和執政官和睦相處,合起手來也騙她和坑百姓,但也不想加大他們的矛盾,讓他們空耗力氣爭鬥。

所以她希望改進監察法,讓御史臺不僅有奏事之權,也當有查實之權和一部分處理的權利,這樣減少憑空的捏造,而更多的是查證。

但修改律法非一日之功,趙含章讓明預上心,但沒讓他立刻給結果,“爭取明年春後上書。”

明預:……和現在就要有多大區別?

但明預還是應了下來。

今天說太多話了,這會兒辦完公事,趙含章捧起一杯熱茶潤嗓子,順便和他們閒聊,“賦稅都到洛陽了嗎?今年國庫收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