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 作品

第270章 檄文




    趙仲輿特意寫信回來,告訴趙銘,讓他守住西平,不要聽信檄文輕易出兵。



    一直到現在,趙仲輿都還以為西平是在趙銘的控制之中呢。



    只能說,東海王會出兵討伐苟晞,不過是歷史的必然性,以及,因為某些人而提前的歷史進程。



    從東海王帶著朝廷逃出洛陽開始,一切都變了,但又似乎沒怎麼變。



    苟晞當初見東海王竟如此自利和無能,丟棄洛陽百姓出逃,一怒之下就帶著大軍直衝洛陽而去。



    當時他和東海王就劍拔弩張了,不過是在皇帝和傅祗等人的勸解下暫時和解。



    之後苟晞回兗州,而東海王繼續留在洛陽把持朝政。



    倆人中間還隔著一個豫州呢,按說暫時鬧不到一起去。



    但劉淵比歷史上早一年稱帝,也早一年出兵洛陽,雖然王衍最後擊退了劉淵,但朝廷和地方都損失慘重,官員們心中是積攢了一腔怒火的。



    而此時,雍州天災,僅和雍州隔了一個小小弘農的洛陽竟然視而不見,沒有賑濟,也沒有過問,致使流民成災,聚攏生亂。



    而洛陽也被反噬,城中糧價飛漲,百姓苦不堪言。



    苟晞就是覺得洛陽百姓再留在洛陽,那不是餓死,就是被隨後南下的劉淵大軍殺死,不如遷都,把能帶走的人都帶走。



    只要皇帝在,那大晉就在;百姓在,那朝廷就不滅。



    所以他極力勸說皇帝遷都。



    當然,這也有他的私心在,遷都倉垣,距離兗州就很近了,在這裡,東海王的勢力遠不及他。



    皇帝很心動,趙仲輿的信中只隱晦提了一句,“陛下召傅祗密嘆,而傅祗留宮中半個時辰之久,無人知道他們談了什麼。”



    “朝中私下有傳言,皇帝想要私自帶人離京,直接去豫州,以坐實遷都之事,東海王因此大怒,認為苟晞是罪魁,”趙仲輿道:“此是內亂,為倆人私利出兵不值,可當檄文公函不存在。”



    ------題外話------



    東海王: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大家都當我不存在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