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與貓 作品

第287章 十三號哨塔(五)

    惡魔們聽說過有關這事的傳言,但他們也知道人們並非被設計為能和睦生活的存在。

    貝爾芬格在地上的經歷很快地就說服他認為那傳言只不過是子虛烏有。這個故事被發現在各種早期的現代文學的作品之中,因而被用為“憤世嫉俗者”與“荒淫、放肆者”的代稱。

    “這一點倒是說的有道理。你們的世界,完全就是用各式各樣的謊言堆砌的,你現在不是也在用謊言欺騙自己呢麼?”

    方桐不知道他說的話的意思,但聽他語氣中的肯定,似乎所有的惡魔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心靈感應。

    “廢話就別說了,趕緊說契約。”方桐不耐煩地說。

    “好。以上我說的話,都是對於我的客觀描述。其中有真有假,有實有虛。但主要還是說我懶惰,喜歡用惡魔的低語來蠱惑人們怠惰,讓他們完全沒有鬥志。相信我,你需要了解這些,原因你心裡清楚。”

    方桐聽了這番話,也總算弄明白了為何懶惰成為了七宗罪裡最強大的存在。

    在如今的世界,科技的迅速發展,讓人們越來越懶。

    這種惰性的堆積,無疑就是相當於對懶惰的崇拜。

    而崇拜,才是造就神明的根本因素。

    人們都相信耶穌是救世主,他用自己的品行來感動世人,在其門徒的努力下,它呈了上帝之子,真正的神明。

    諸天神佛,因為寺廟觀庵的香火供奉,才有了賜福的本領。

    只有相信與崇拜,才讓這些所謂的封建迷信苟延殘喘至今,直到“科學”的出現,人們的迂腐思想才開始轉變。

    但仔細想想,崇拜科學,難道就不算是另外一種迷信?

    這些倒不是方桐應該考慮的,他只是在思考,貝爾芬格所說的一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它為什麼要複述莎士比亞的話,為什麼一定要自己簽訂契約,其中會不會真的隱藏著某種邪惡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