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511章 第 511 章

 只要留了人,每次他再路過的時候就會受到當地人的幫助,也許最後他的結局還是全軍覆沒血本無歸,但是險隘重重的前進過程中突然被歡迎、被回饋的感覺真的非常好。

 皇帝陛下告訴太子,等他以後登基了也要當個願意幫人挖井的人。不要吝嗇投入人力物力更不要畏難,也許很多事做起來很不容易,但你所作的一切總會被人記住。

 修哥兒讀了太子給他分享的信,有點想回到很多年前看看當初他爹是怎麼跟皇帝陛下玩《絲綢之路》的。

 也許他爹當時並沒有想過真的能把皇帝陛下培養成一代明君,但依然想盡辦法將自己認為明君該懂的事都在皇帝陛下心裡埋下種子吧。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哪怕他爹經常表現得很不靠譜,都察院那邊卻從未要求過皇帝陛下撤他爹職,只是群情洶湧地說要扣他爹俸祿、年終獎、罰他去搬磚等等。

 都是不痛不癢的懲戒(雖然他爹知道後經常跳腳,有次被罰俸後更是揚言要去戴銑家賴著不走蹭吃蹭喝直至吃回本)。

 入秋後一個早上,太子又收到了來自西邊的消息,這次不是家書,而是正兒八經的詔令。

 皇帝陛下讓太子監修一處適合儲藏和展覽文物的博物館,具體怎麼修把需求拿給京師大學的校長李燿,這事須得由李燿親自負責。

 他們要從敦煌運一批極其珍貴的寶貝回京師。

 原來是他爹和皇帝陛下一起去敦煌看壁畫,期間發現了一個藏經洞,裡面收藏著從晉代到宋代的諸多寫本、刻本和文物。

 他爹就在那裡賴著不走了,吃飯睡覺都要看幾眼。

 最後皇帝陛下實在看不下去,決定安排人手把適合運回京師的書冊文物運回京師妥善保存,不適合運回去的則派人嚴加看守、好好維護。

 於是便有了這麼一道詔令。

 他們走到西安府的時候入冬了,決定在西安府過完年再回京師。

 作為打著關學幌子創辦了京師大學的新學創始人,他爹在西安府過得如魚得水,每天文會雅集開個不停,到開春後才依依不捨地繼續踏上返京之路。

 因為船上載著太多真正的稀世珍寶,一行人歸京時走得分外小心,一直到入夏才抵達京師。

 這個夏天瘋了不少讀書人。

 因為翰林院陸續傳抄出不少曾經因為戰亂或者各種各樣的原因已經遺失的經籍和詩文。

 他爹說這是敦煌給所有華夏兒女的饋贈。

 修哥兒決定了,以後他也要去一趟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