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478章 第 478 章

 也不知那批關學子弟平日裡關起校門在做啥,偶爾連玉泉觀那群道士都跑過去幫忙,整個京師大學瞧著神神秘秘的。

 像這個特殊的醫療箱若不是逢上地震,估計也沒那麼快顯露在人前。

 說起來也不是人人都接受新鮮事物的,這次地震中受傷的人便有很多不敢嘗試傷口縫合這種怪事,上完藥後硬生生自己扛著。

 那些御醫們也不在意,嘴裡直唸叨什麼“沒事沒事,正好對照組也有了”“沒想到這麼快就搞臨床試驗了,早前還以為得繼續縫老長一段時間的豬蹄子”。

 ……搞研究的人可能脾氣都有點怪。

 朱祐樘聽完錦衣衛的彙報,又提筆給京師那邊寫了封信,叮囑朱厚照等京師大學正式建好以後記得帶他也去看看。

 南京這邊一地震,便有人快馬加鞭把消息送到京師。

 朝野之中難免有諸多議論:他們這位陛下才到南京沒多久就出事了,是不是老天或者老朱家祖宗降下啟示?

 一群年老的官員又開始趁機上辭呈,表示肯定是老天覺得我們活沒幹好讓我們識趣點乞骸骨歸鄉。

 對於這種每次出了天災就得來一遍的集體活動,朱厚照看得很是不滿。都知道不會在這節骨眼上批准的,這些人怎麼整天來這套!

 朱厚照私底下和王守文說起自己的危險想法:真想全給批上“準了”兩個大字!

 王守文開始琢磨自己把辭呈悄悄混進去的可能性。

 他也把自己這個想法給朱厚照講了。

 朱厚照不滿地道:“你想都別想!”

 人好歹是六七十歲才參與這類請辭活動,你個十八歲的傢伙湊什麼熱鬧!

 被王守文這麼一打岔,朱厚照看奏摺都更認真了,省得裡頭真混進了什麼不該批准的內容。

 這些文臣心眼壞得很!

 《新報》陸續跟進了關於南京地震的消息,沒有隱瞞這次地震帶來的傷亡與損失,但也沒有一味地講這些內容。陸續有不少親歷者提供了其他角度的稿子,連李東陽都寫了篇稿子回來記述自己觀察到的災後重建情況。

 有位堪稱太醫院筆桿子的醫士也在小半個月後給《新報》投了稿,詳細列出臨床對比數據闡述太醫院新醫技對傷口癒合的好處,誇讚京師大學研發團隊為外科治療帶來新突破。

 眾人讀到這篇文章先是對這種新醫技生出幾分好奇來,接著就開始納悶了——

 京師大學?

 京師大學是啥?

 他們為什麼沒聽說過?!

 這篇文章彷彿按開了什麼開關,不少行業突然都有人投稿給《新報》,闡述他們與京師大學的合作成果。

 這兩年來陸續走進眾人生活之中的許多大大小小的新鮮物件,竟都與這大夥不曾注意過的京師大學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所以,這傳說中的京師大學到底在哪兒?!

 他們在京師生活了這麼多年,怎麼都不知道京師有這麼厲害的一所學堂?!

 感覺好像只要跟他們合作,什麼都能搗鼓出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