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376章 第 376 章

    畢竟,聽說汪醫者本來學的就是救人的本事!

    汪機一向心繫病人,得知母子都有性命之憂後想也不想便應了下來。他從小就愛鑽研,各家醫書都看了不少,知曉難產也有許多種,因此沒有立刻給人打包票說自己一準能救活,只帶上產鉗與藥箱過去跟產婆討論具體是什麼情況。

    這一去,人用的產鉗也正式派上了用場。

    後頭陸續又有幾次這樣的登門求助,汪機對產鉗的使用也從一開始的緊張變得越發從容了。

    臨走之前,他還按照文哥兒的安排開了一次關於助產儀器使用方法的專業培訓,儘量培訓出了一批能夠掌握正確使用助產儀器的產婆和牧民。

    這種能給他們當飯碗的實在學問,來聽課的人都聽得非常認真。

    汪機也教得萬般細緻,一點都沒有保留。

    如今坐到了官船的船艙內,汪機便認真地把這些實踐經驗都記錄下來。只要這些經驗能多救一個人,於他而言就是一大樂事!

    每個人的收穫雖各不相同,卻都是值得認認真真用紙筆記下來的寶貴記憶,所以大夥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的次數反而比來時少了,大多都是在伏案書寫。

    那經常聚在一起刷刷刷寫東西的畫面看著船役們感慨不已。

    連出門在外都能這樣勤勉,難怪別人是進士老爺!

    到了西安,文哥兒一行人短暫地停下來歇了一天,與楊一清以及上回認識的新朋友們見了個面,順便給京師遞個信說咱到西安了,正馬不停蹄地趕回京師!

    楊一清管著陝西學政,自然是組織學生們跟文哥兒一行人吃飯兼寫詩文,叫學生們也蹭蹭文哥兒他們這次西北之行的影響力。

    畢竟要是酬唱詩寫得好,叫文哥兒他們帶回京師去也能讓李東陽他們留個印象。

    前輩提攜後輩都是官場上愛乾的事,文哥兒也沒有推辭,一頓飯吃下來又收穫了不少佳作。

    他笑吟吟地對楊一清說道:“師叔你收了這麼多好苗子,等我回去後激勵激勵楊師弟他們好好上進了,可不能叫老師輸給你!”

    楊一清道:“你考上狀元后你老師都不知向我炫耀多少回了。”

    文哥兒道:“狀元有什麼稀罕的,我看這些師弟們裡頭就有不少狀元苗子!”

    楊一清樂道:“對你們王家來說確實不稀罕,都一門兩狀元了。”

    宴上氣氛可謂是其樂融融。

    與此同時,京師的人都在盼著文哥兒他們早日回京。

    比如老丘就經常去院子裡遛個彎,看幾眼老樁枸杞上結著的紅果子,心裡想著文哥兒他們走到哪了,去的時候是春天,回來的時候是秋天,天候大大地不同,也不知會不會出什麼事兒。

    同樣心心念唸的還有人在東宮的朱厚照,他每天都要哼哼唧唧地算一遍日子,嘴裡沒完沒了地念叨:再不回來罰俸!罰俸!罰俸!

    別欺負他朱七歲不懂算數,他聰明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