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364章 第 364 章

    這樣的奏本真的是七歲的太子寫出來的嗎?

    每個負責檢查奏本的通政司官員都有些不敢置信。

    等把整份奏本完完整整地看完了,大夥才發現王小狀元雖然人不在京師,對太子的影響卻無處不在。

    光是這奏本里引用的資料就有不少是出自王小狀元給太子或者楊廷和他們的來信,可以說雖然王小狀元沒有寫半個字,整份奏本卻充斥著他的觀點!

    朱厚照這位太子就在奏本上瘋狂吹噓這些觀點,表示這是“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的絕妙辦法,你們不願意落實就是你們不夠愛民如子。太/祖在天有靈,難道不想讓自己的百姓過好日嗎?!

    把賦稅加到番舶頭上,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壞處呢!

    通政司的官員輪流看完奏本後面面相覷,都看見了彼此眼中的動搖。

    為什麼明明這奏本的用詞非常幼稚,他們讀完以後卻生出一種“這麼幹好像真的行得通”的錯覺來。

    怎麼回事!

    這王小狀元明明人在千里之外的甘州,他們卻感覺王小狀元這一刻來到了他們面前,語氣激昂地發表了重要演講!

    講得他們只有點頭的份,根本找不出反駁的話來!

    你說祖宗之法不可變吧,聽聽人家太子這位老朱家的嫡親後代是怎麼說的?太/祖在天之靈都搬出來了!

    人家搶先說“我老祖宗同意了”,你還能反駁說“你祖宗絕對不可能同意”嗎?

    眾官員有些拿不定主意,最後一致決定把奏本拿去給元守直這位通政司一把手看。

    東宮要參與朝政了,你說咋辦吧!

    元守直:?????

    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他沒病糊塗的話,太子應該才七歲吧?

    元守直接過奏本認真看了起來。

    越看,他臉色越微妙。

    又是你,王守文!

    你去西北玩耍薅走了我兒子不說,還留了個太子在京師幫你衝鋒陷陣。

    你不講武德啊王守文!

    太子是儲君,哪怕年紀再小,說話的分量都不會小。

    老朱家是堅定的嫡長子繼承製,實在沒有嫡子就選長子,除了少數變數(比如朱棣)以外,大部分時間太子的地位都是十分穩固的,一旦定下來以後連皇帝都很難更易。

    像憲宗皇帝不怎麼喜歡朱祐樘,不也沒想過廢掉他這個太子?

    所以他們這位小太子正兒八經地上了奏本,他們就得認認真真地針對奏本內容進行討論,絕對不能把他當孩子哄。

    所以說,王守文你到底教出個什麼太子來了?!

    人在西北的文哥兒:?

    他甚至還沒收到他爹通風報信的家書,並不知道自己寫回京師的信已經處於共享狀態。

    小豬崽幹了啥事,跟他王小文有什麼關係?!

    頂多也就是他平時忽悠的次數稍微多了一點……

    你忽悠小孩兒的時候,怎麼知道他是真的會付諸行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