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253章 第 253 章

    於是襄陽王不僅把那兒的隆中書院給遷走了,還把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在上頭留的碑刻詩文全都剷除,真是活著的死了的一個都沒放過。

    可惜他當時才兩歲,沒能早早去看一眼那兒的碑刻,不然說不準可能在裡頭扒拉出李白蘇軾他們的詩作來著。

    畢竟他倆都去過襄陽,且都挺喜歡寫詩跟人討論三國的。

    比如蘇軾特意寫了首《隆中》說“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可見蘇軾這個蜀地人還是很惦記這位諸葛亮這位故人的!

    再比如李白夜讀《諸葛武侯傳》,當場提筆寫了首長詩誇諸葛亮“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並向當時一位有資格舉薦他當官的崔少府表示“三國那會兒有位姓崔的名士慧眼識諸葛亮,現在我有才華,崔少府你又姓崔——你懂我的意思吧”!

    瞧瞧,這都是有詩為證的!

    所以說如果他們曾經路過隆中,很可能會留下點珍貴的碑刻!

    唉,真是太可惜了!

    為了讓朱厚照理解這種惋惜,文哥兒不免又站起來給朱厚照吟誦了幾首李白蘇軾他們的代表作。

    即使過了幾百上千年,這些詩句依然是後世莘莘學子們反覆誦背的寶貴文化遺產!

    文哥兒過去幾年每日一早都愛帶著人在翰林院的長廊裡踱著步子誦讀詩書,練就了一把誦起詩來特別能帶動人的好嗓子。

    朱厚照聽著聽著也學文哥兒那樣站了起來,莫名激動地當起了小跟屁蟲。

    文哥兒往前走一步,他也跟著往前走一步;文哥兒誦一句詩,他也跟著誦一句詩,只覺這些詩寫得確實好,每一句都跟在喉舌間一蹦一跳似的,讀著特別起勁!

    文哥兒聽著朱厚照跟讀完幾首經典古詩詞,頓住腳步轉頭問:“殿下覺得這些詩詞寫得好不好?”

    朱厚照雖還不懂得品詩,卻記住了剛才跟著文哥兒吟誦詩詞的美妙感覺。他毫不吝嗇地誇道:“寫得好!”

    文哥兒道:“過去有過很多這樣的好詩文,也有過很多這樣的風流人物,如果我們的祖先們沒有把史書和他們的著作一代代地傳下來,我們就沒有機會認識他們了。你說可惜不可惜?”

    朱厚照用力點頭。

    聽起來就好可惜!

    文哥兒給朱厚照補充了一點文保小知識,除了書籍字畫之外,建築、碑刻、壁畫乃至於生活中還能看見的老物件等等也都是記錄一個文明發展歷程的載體。

    像李白杜甫他們每路過一個名勝古蹟或者名人故里,就會熱情洋溢地寫詩懷古,這便算一種跨越千百年的傳承。

    再過個千百年,他們站在李白杜甫曾經到過的地方讀起那些滿懷感慨的懷古詩,那便是他們正式接過李白杜甫遞過來的接力棒。

    如果他們接棒後沒有留給後人半點好東西,反而還大肆破壞前人傳承下來的寶貝,那肯定是要被後世子孫戳脊梁骨的!

    這個話題對朱厚照來說就有點深奧了,朱厚照聽得似懂非懂。

    最後朱厚照勇敢提問:“什麼是接力棒?”

    文哥兒:“…………”

    文哥兒宣佈他們一會到外面來一場4X100接力賽。

    你看看這宮牆下的路又寬又直,不用來賽跑可惜了!

    朱厚照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接力賽跑,他從來沒玩過!

    兩個小孩兒湊一起嘀嘀咕咕,積極籌備起這場別開生面的小型賽事來。!

    春溪笛曉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