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17章 第 17 章

    古時貴右賤左,貶官都委婉地稱為“左遷”,大過年的,咱不能選左!右邊好,節節高升!

    兩小孩開開心心往前走,去認別家的春聯。

    今天著實暖和了不少,各家孩子也跑出來玩兒,還有人拿著炮仗在玩。

    文哥兒羨慕不已,偷偷瞅了幾眼。他知道自己小胳膊小腿的肯定沒法玩,就收回目光與謝豆、金生一同認字去。

    偶爾正巧遇到主人家回來,謝豆便領著文哥兒跟對方打招呼,他記性不差,已經能認出不少與家中有往來的客人了。

    文哥兒在旁邊看得咋舌,很好奇謝遷這位翰林學士是怎麼教孩子的,怎地才四五歲就這麼會跟人打交道。

    長安街上住著的人非富即貴,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

    幾個人走著走著就遇著了楊廷和。

    楊廷和見兩個小不點結伴出來溜達,不由多問了幾句。

    得知他們是來看春聯識字的,楊廷和對謝遷、王華這兩餘姚狀元頗為佩服,順手掏了串彩繩穿著的壓歲錢給他們當新年彩頭。

    這麼一串壓歲錢頂了天也就百文而已,算是不怎麼貴重的小禮物,純粹是讓小孩子高興高興。

    文哥兒痛快地收下了。

    他還是頭一回收到這種壓歲錢,奶聲奶氣地道了謝,接過後很是好奇地看來看去。

    壓歲錢又叫壓祟錢,是家裡長輩給小孩兒擋邪祟用的。

    這東西本來用的不是普通錢幣,而是有特殊的樣式,花樣非常多。

    等發展到明朝卻是開始用彩繩串起銅錢送給小孩兒,又好看又實用,算是給了小孩一筆可以自己支配的零花錢。

    文哥兒研究了一會,高高興興地把自己收到的第一串壓歲錢塞進自己的小袖兜裡,準備帶回家後偷偷塞進自己的私房錢袋子(小破福袋)裡。

    過年好,過年真好,私房錢袋子一定能裝得滿滿當當!

    文哥兒走了一會,有點累了,又重新被乳孃抱著走。

    為了方便和文哥兒講話,謝豆也讓隨行小廝把他抱了起來,兩人視野開闊了,看起春聯來倒是更輕鬆了,很快又認了幾副。

    眼看出來挺久了,謝豆邀請道:“文哥兒,祖母時常惦記著你,要不你跟我回去陪祖母吃些點心再回家。”

    文哥兒一口答應,跟著謝豆回了謝家。

    謝家祖母鄒氏見了文哥兒也頗為高興,叫人送些適合小孩子吃的甜湯和糕點上來。

    過年了,謝府已經備上了壓歲盤,本是為了守歲用的,這會兒正好拿來招待文哥兒。

    壓歲盤裡頭滿滿當當地放著蜜餞、糖果、時令水果,還有各種糕點和市面上能買來的新鮮小食,看得文哥兒眼花繚亂。

    文哥兒重操吃播大業,一點都沒生疏,依然看得人胃口大開。

    鄒氏自從與文哥兒吃過幾回下午茶,食慾已經好多了,人也沒初見時那麼清癯。

    她笑呵呵地看著文哥兒開開心心地吃,自己也跟著嚐了點壓歲盤裡的吃食。

    吃飽喝足,鄒氏便讓人把另一個壓歲盤也端出來,上頭是打發時間用的一些小玩具,都是怕小孩子沒恆心守夜特意蒐羅來的,夠小孩兒玩上半天。

    文哥兒瞧見很多自己沒見過的小玩意,立刻和謝豆一起玩兒起來,兩個人時不時湊一起嘀嘀咕咕地討論玩法,瞧得鄒氏都覺得很有意思,坐在旁邊陪他們玩了半天。

    直至謝遷領著王華過來找人,文哥兒才發現自己已經出來老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