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 作品

第717章 驕兵悍將


  生啊,他人可以這般說,倒是你,卻沒這資格,這位御史為人頗有操守,可心胸卻不如我家陛下那般坦蕩,若是你在他麾下,只怕如今還在地方為官,斷然不可能在廟堂居於高位...”

  “看您這說的,我也不曾去他府邸拜見過他啊,我們都是陛下之臣....”

  蘇意卻聞到了一種不尋常的風波,陛下的心腹舊臣似乎對御史有些不滿?

  若是等那位左相回到廟堂,豈不是要出現更大的風波?

  蘇意又看向了遠處,那位御史身邊果然也聚集了不少大臣,那些德高望重,有賢名的大臣們幾乎都是站在他的身邊,熱情的與他攀談,不過這位御史主要還是拉著奉常陸賈,正在與他訴說著什麼,只是陸賈的臉色看起來不太好,沒給這位天下聞名的賢王什麼好臉色,反而是一臉的焦躁,明顯沒有攀談的意思。

  劉恆此刻也是不容易。

  改制的事情,最先要說服的就是這位奉常。

  雖然說自己是三公,而奉常只是九卿。

  但是這個九卿乃是九卿之首,手裡的權力實在太大,本人又是德高望重,是天下聞名的學問家,立下赫赫功勞的縱橫家,開國之功臣,儒家荀聖之弟子,諸多身份加在一起就是三公也不敢對他怎麼樣。

  而最關鍵的是,這位陸奉常對改制的事情顯然不是很喜歡。

  劉恆也能理解他的想法,畢竟在當下的官制下,他大權在握,幾乎所有的重要部門都在他的手裡,若是改制,這些可就要細分了。

  但是太后那邊給出了建議,讓他想辦法得到這位陸公的支持,還讓他不要想著能通過口才或者別的什麼來說服,劉恆這就犯難了。

  就在這個時候,朝議正式開始了。

  眾人走進了皇宮內,就連太尉也出現在了這次朝議,但是大家已經不再驚訝,太尉頻頻出現,眾人都有些習慣。

  劉長人高馬大的坐在上位,群臣則是坐在他的面前,眾人開始商談近期內所發生的事情。

  首先還是農。

  欒布起身,說起了試驗田的成果,因為廟堂對農業的關注,農家在這十幾年的時日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其弟子遍佈各國,雖然在廟堂上依舊是弱勢群體,說得上名的只有一個在內史擔任左丞的董安國,但是在地方上,他們已經迅速膨脹,基層力量和影響力暴漲,成為了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而農家的試驗田,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幾乎每年都能取得一兩個成果。

  但是跟墨家不同,他們的成果見效慢,而且大多弟子還是保持著過去的農家思想,就是不接受王令,因此不肯要爵位....就是不願意朝著上層發展,寧願一輩子在土地上跟農夫們打交道。

  有人讚歎他們的高節,認為他們是真正高尚的賢才,也有人鄙夷他們的落後,認為他們這般行為就是在自尋死路,給自己挖坑。請下載小說app愛讀app閱讀最新內容

  在大漢打通了與身毒等地的貿易後,大量的新作物傳進了大漢,大漢的農家樂壞了,他們在各地栽培這些新作物,給他們取了名,有些地方是可以成功栽培的,有些地方是不行的,這些作物包括了食用性作物和經濟作物,尤其是棉花,大漢對棉花的需求是相當之高的,農家經過多年的試驗,最後認定在北庭國種植棉花是成效最高的,北庭國的地理環境簡直太適合棉花的生長,甚至能長得比身毒那邊還好,但是西庭國就要差了一些。

  因此劉卬的北庭國已經成為了整個大漢最重要的棉花供應地。

  而在糧食作物上,茄,胡瓜,胡桃,胡椒,胡荽,胡豆,胡蒜,苜蓿,葡萄,石榴,西瓜,茉莉....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出現在了大漢,農家嘗試著在大漢境內栽培,也獲得了不少的成果,在大漢的很多地方,百姓們開始在自家院落裡種植各類的蔬菜和水果,甚至出現了專門的蔬菜農和果農,通過栽培這類的作物來發家致富。

  而這一切,都繞不開欒布這位內史,他的爵位也隨著這些蔬菜水果的成功栽培而節節高升。

  人送外號“果蔬侯”。

  漢人將水果和蔬菜稱為“果蔬”,他們如此稱呼欒布,其實也有些鄙夷和嫉妒的意思,就是說欒布的爵位不是通過政績和軍功,而是通過蔬菜來升上來的,明吹暗貶,就跟呂祿的富甲侯一樣,都是帶點惡意的調侃。

  當然,欒布是不在意這個的,欒布一板正經的跟群臣說起了諸多新作物的栽培成果,劉長聽的都很認真。

  看著劉長那認真聆聽的模樣,新九卿蘇意都忍不住的點頭。

  誰說當今皇帝昏庸呢?人家對農桑如此重視,聽的比軍事都認真,這能是昏庸的皇帝呢?

  可看著看著,蘇意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認真聆聽也就算了,怎麼還流口水呢?

  劉長當即對欒布的傑出成就做出了高度的讚許,並且拍打著胸口說道:“很好,等會下朝,朕就要親自前往試驗田裡,看一看你們的成果!”

  欒布臉色一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