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 作品

第711章 安息王的回信

“我們使用羊皮紙飲葡萄酒”

鐸魯從制度,經濟,文化等方面出發,詳細的為他們講述了這個西方的龐然大物。

眾人聽的都有些出神,劉卬都有些驚訝。

“不成想,這蠻夷的制度居然還有模有樣的.”

劉啟更是展現出了一副友好的姿態,“我對安息國極為好奇,今日方才得知你們國內還有這麼多的趣聞.等您去完長安,返回安息的時候,一定要來西庭國拜見寡人,寡人到時候設宴來款待你,我們一定要聊上幾天幾夜”

鐸魯先是一喜,可想到要去長安,臉色頓時暗淡。

“多謝大王厚愛,只是我想問一句,近來陛下的心情如何?”

“陛下剛剛失去了兄長,心情怕是不太好。”

鐸魯苦笑了起來,“那就恕我無法答應您了.大王有所不知啊,陛下先前寫信給我君王,言語裡滿是辱罵,君王勃然大怒,讓我前來找陛下,我就擔心那書信裡都是些辱罵之詞,我怕是不能活著回去了.”

正在安心吃飯的劉賜聽到了這個,興致勃勃的抬起頭來,“安息王寫信來罵陛下了??他是怎麼罵的啊?”

劉啟瞪了一眼劉賜,方才平靜的說道:“您不必擔心,陛下乃是仁君,斷然不會因為書信就胡亂殺人.您只要保持禮儀,如實陳述,定然無恙.這樣吧,您若是害怕,可以找當今的御史大夫,他會保下你的。”

吃完了飯菜,鐸魯才與他們告別離開。

劉卬得意的說道:“這個蠻夷還是挺知道禮儀的,也不枉你想要保他一命。”

劉啟卻冷笑了起來,“這廝方才對政務,經濟,風俗都說的那般清楚,唯獨對軍事是閉口不提可見,此人雖然言語裡滿是對大漢的恭敬,對安息王的不滿,可從骨子裡,還是忠與那位安息王的.他起碼沒有完全說實話,他所帶領的那些軍隊,遠遠超出了我所見過的蠻夷軍隊,他們還都披著甲.這安息定然是一個如匈奴那般棘手的敵人.他們對我們已經很瞭解了,而我們對他們卻一無所知,這是不行的。”

“我們必須要儘快得知安息的真正情況才好。”

當這些使者們到達長安的時候,長安的群臣還在為免稅的事情而忙碌著。

劉恆神色肅穆,坐在御史府內,正在對著群臣侃侃而談。

“大漢現在的問題,是在於百姓沒有任何的財富。”

“設立啟蒙很好,非常好,這是教化天下的舉動,可是百姓沒錢啊,啟蒙又不是免費的,眾人要送孩子去進學,首先要有餘糧吧?一點糧食都沒有,全家人都得拼死拼活才能活著,如何能讓自己的孩子去上學?!”

“廣設醫館很好,但是同樣的道理,醫館治病,難道不收藥費嗎?百姓家裡沒有任何的錢財,醫館再多有什麼用?他們得能看得起病啊!”

“其他舉措也是同樣的道理,允許百姓開食肆,允許百姓四處走動,允許百姓做各種生意,允許百姓轉籍所有的都是好事,但是如果百姓家裡沒有錢財,那作用都不會很大,要完成啟蒙,首先要讓孩子們脫離勞動,如今的大漢家庭,是不敢養賢人的,孩子稍微長大了,就要跟著一同耕作,否則就得捱餓,多了人丁,稅賦也提高了.”

“要讓醫館達成自己的效果,也得讓百姓有錢!”

“至於你們說的大工程,不是說不影響農桑就可以,大漢的根本在農,而務農的不是你們,也不是我,而是底層那些農夫,農夫們一年忙碌,連年的徭役,不影響農桑,卻很影響他們的休息.修養民生,減少徭役的次數,這是很有必要的,不能以不影響農桑為由而隨意開徭役”

“免稅的關鍵,就是讓百姓富裕起來,百姓富裕起來,才能讓子女去啟蒙,去醫館,去考核,否則就像是堵住他人的嘴,在他面前擺放佳餚,讓他大口享用一般,會成為徒勞之功!”

劉恆的聲音很是響鈴,大聲的反駁著朝臣。

欒布點著頭,附和道:“御史說的對,陛下廣設書肆,設驛站,允許百姓四處前往,從事自己想要做的職業,可到如今,書肆裡能看到貧苦百姓嗎?能看到百姓們做些小買賣餬口的場景嗎?尋常百姓,省吃儉用,才能不被餓死,先讓他們擁有存糧,才能讓大漢的諸多政策發揮出來,啟蒙的孩童都會多起來”

賈誼同時點著頭,“如今廣開商業,如果能讓百姓富裕起來,免他們幾年的稅,商業的發展將會更加迅速,所謂市場流通,大概就是如此若是百姓沒有錢財,無法參與市場,那商業再發展,也超不出如今的規模”

太尉還是保持著自己的想法,“免稅就能讓百姓富裕起來嗎?”

“就算不能讓他們暴富,也能改變他們如今的處境,太尉若是有異議,可以先推行一年,看看成效。”

經過群臣的商談,最終,張蒼開始著手開始對各地的免稅令。

歷史經過詭異的發展,最後還是由劉恆和張蒼來推行了免稅令,而在歷史上,漢文帝和張蒼推行了十四年的免稅政策.連續十四年免掉農民的田稅,最後使得大漢從“找不出四匹同色馬”發展到了“北地養馬四十萬”的局面,漢文帝執政的這段時期因此被稱為古代稅賦最低的時代,百姓們休養生息,逐步富裕,在文景時期,達成了人口從一千八百萬暴增到四千五百萬的壯舉,對了,在武帝逝世的時候,大漢人口掉到了三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