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一章 糧票

    但自己看到得越多,卻反而讓自己有些更迷茫了。

    王珪一開始以為自己的精神天賦是能夠辨忠奸,知善惡的天眼。

    但實際上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底蘊的豐富,一直到成為大唐的宰相,王珪才真正確定,自己的精神天賦能夠看出某個人或者事物上的某些殘像與因果。

    但想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卻需要自己的知識底蘊。

    而現在王珪明白,自己雖然從這糧票與布票上面看到它的流通方式,但自己並不理解這東西,說到底是自己的知識底蘊不夠,解析不出來啊!

    “要再多看,再多想啊!”王珪深吸一口氣,給與自己一定鼓舞。

    對王珪來說,比較起這十萬貫,更加重要得卻是獲得這裡面的知識。

    自己不求能夠運用,但至少要看得懂魏王在這裡面到底做了什麼事情吧!

    只不過,在王珪看來,在李泰隨手拿出這五萬貫給自己做人情時,大唐儲君之位實際上已經定下來了,因為自己看不到李承乾有任何贏的可能。

    畢竟五萬貫對整個大唐來說自然算不得什麼,但對任何個人來說,都是個足以收買他的良心的價碼。

    就算是自己,如果不是即將古稀,且做過大唐丞相的人,換了其他人來,只要你需要這五萬貫就完全會是你的,這樣考驗官吏,又有幾個官吏能承受下來。

    王珪不由唏噓,“也許魏王出了長安,根本就不是長孫皇后逼迫之下的龍游淺水,而是魏王謀劃千里之下的蛟龍入海。

    在長安城之內,還有聖人與皇后可以制衡魏王,但是現在在洛陽,面對這樣一個隨時能砸出五萬貫的魏王,誰又能夠真正的抗衡呢!”

    王珪明白,除非自己豁出性命與魏王政鬥,說不定能夠與魏王抗衡一二,起到制衡作用。

    但問題是有這個必要嗎?跟著魏王一起躺著把洛陽發展起來不好嗎?!

    這不就是白白拿一份功勳嘛,誰會嫌多。

    與之相比,自己純粹為了政鬥而政鬥,那不是腦殘是什麼!

    王珪是做過宰相,當過禮部尚書,現在只是單純不想要幹下去了。

    原本想要回家的,被李世民安排在魏王身邊,現在自己在魏王的身邊過得還挺舒服的。

    所以自己為什麼要限制魏王,不如就看看魏王到底能夠走到哪一步不好嗎!

    說到底,自己只是條快退休的老鹹魚了,安安穩穩過完下半輩子不香嘛!

    “算了,這十萬貫,還是全部交給朝廷吧,他們會怎麼安排魏王,是他們的事情了!”

    王珪也沒想要插手,十萬貫錢從他們的手中過,雖然拿著有幾分顫抖,但給得卻也瀟灑。

    最重要得是,自己對李泰表達了善意,而李泰也接受了自己的善意,那想來自己以後在洛陽會更加的自由幾分。

    不過,王珪把這總價值十萬貫的糧票與布票交給朝廷時,房玄齡看著這錢還是暈了暈的。

    房玄齡拿著糧票不由苦笑道,“一時之間,我倒不知道應該誇獎叔玠太有本事,還是魏王太看重了這鍊鐵廠,十萬怕是能夠重新構建一座鍊鐵廠綽綽有餘了。”

    “怎麼?你打算反悔?”杜如晦聽到房玄齡的話笑著道。

    “只是感覺跟魏王交流,有點看不懂錢糧了!”房玄齡聽到杜如晦的話搖搖頭。

    “倒是那十萬貫的錢糧,你準備怎麼花銷?”杜如晦對著房玄齡問道。

    “哪裡有急用再說吧。”房玄齡道,

    “隨著這些糧票的使用逐漸的多起來,世家大都也都接受了糧票的交易。

    至少比較起真挑著糧食去交易,糧票交易容易得多!

    而我們朝廷用度,直接用這些糧票跟世家打交道,也比用布匹或者金餅更加的方便。”

    杜如晦聽到房玄齡的話,倒是看看房玄齡手中的糧票,眯起眼睛道,“說不定這才是魏王的目的。”

    “就算如此,但你不用這糧票嗎!”房玄齡看著手中的一疊糧票反問道。

    “用!肯定用!”杜如晦倒也果斷的對著房玄齡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