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二百七十九章 閻家

    孫思邈通過自身類精神天賦,已經基本上能做到,一塊炭在自己的手上過去,就能判斷出這炭能夠燒出多少的溫度了。

    當然,因為現在沒有精準的溫度失量,所以孫思邈無法形容精準。

    但孫思邈自己通過不斷嘗試各種火焰,基本上能判斷出火焰便是過程,但想徹底推翻五行之說,或者在五行之說的基礎上再進行拓展,孫思邈卻還找不出足夠能歸納的理論。

    基本上這層突破不了,孫思邈也許能成為這條道路的先驅,但也只是先驅。

    需要等到後面的人踩著他的肩膀,去真切的證明這一條道路,總結他的發現。

    說實話,這種總結前輩人經驗,自己更是繼往開來的人真不好等,也許過個幾百年卻才會出現這麼一個人而已,而這種人基本上都是能夠推動時代發展的怪物。

    而孫思邈正因為實驗做得有幾分疲勞了,所以才出來坐診,通過治病救人紓解自身。

    “如此就有勞老神仙了!”李泰對孫思邈道,“另外,青雀有一事想詢問老神仙,您對於火的研究,到什麼程度了?”

    自從李泰提出了證明火焰是過程而不是結果的想法後,孫思邈便已經在研究了。

    在李泰看來,孫思邈縱然不是這個時代最傑出的科學家,但以他的天賦卻是這時代最頂尖的人了,有他在這裡面投入了四五年的心血,怎麼也應該能夠研究出來些東西吧!

    “魏王,希望能夠到什麼程度!”孫思邈聽到李泰的話語,卻對李泰反問道。

    “可製作孔明燈乎!”李泰看著孫思邈,卻是問出了自己的問題。

    “此事豈不是易如反掌!”孫思邈聽到李泰的話,不由帶著幾分不解。

    這時代已經有孔明燈了,甚至到了元宵節都有了放燈許願的習慣,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思邈覺得李泰的問題,卻是有幾分的多餘了。

    而李泰繼續問道,“這孔明燈,可載人乎?”

    是的,李泰對於火的研究到底是過程,還是本質,本身沒有任何的興趣。

    但自己感興趣的是這件事情所帶來的衍生產品,自己需要熱氣球!

    “魏王……為何會有如此的想法!”孫思邈看著李泰,卻沒想到,李泰會有這想法。

    孔明燈的原理,對孫思邈等人來說自然清楚,但將其擴大到可以承載人的程度,說實話正常的人都不會有這個想法,但李泰卻這般去想了。

    李泰說道:“因為河湟谷地的物資運輸並不容易,地勢更是高地落差明顯。

    在這樣的地方,想要修建道路,怕不是朝夕之事,甚至可能是類似大運河般的工程。

    所以,在道路修繕之前,是不是夠用類似孔明燈的辦法,直接從空中進行運輸。

    自己也不求運輸距離有多麼遙遠,只要這孔明燈能幫助物資搬運過崇山峻嶺,到達通途官道上就足夠了!”

    是的,李泰並沒打算研究熱氣球這種東西用於戰爭,但李泰希望把這東西用於物資運輸。

    尤其是青海,河湟谷地這些距離大唐較遠,交通相當不方便的地方。

    只單純用這熱氣球當做爬山之用,甚至在這些山脈上多建立幾個中轉站補充熱氣球的燃料,幫助熱氣球爬過這崇山峻嶺就好。

    而且隨著熱氣球這種東西建立起來,以後在山川上修建什麼工程設施,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打地基的時候,這熱氣球就能幫助不少。

    說實話,如果真能把熱氣球給弄出來,對現在的大唐來說,至少掌握山區之類的區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老道,在火焰上老朽也許能提提意見,但想製作出如此技巧之物,怕需要墨令來幫忙。

    若可以,魏王可以尋那閻家,他們最是擅長工匠之物,乃是工匠名門!”孫思邈道。

    “閻家閻立本……”李泰聽到這話,不由若所所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