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兩百零七章 計劃書

    此刻,等到李淳風與薛大鼎吃好了早餐來到昨天的議事廳中,李泰拿出才剛跟白鶴兩人重新樹立過的文桉,道,

    “重臣你看看這些計劃落實到底層,百姓能不能執行下去。

    淳風你看看數據,預料從寬,看看在我們的規劃下,這數據有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兩人也不多話,馬上拿著這份白鶴重新卷抄的計劃看起來。

    雖然白鶴的字體比較起某人來肯定要神采奕奕,但現在誰都沒有功夫去欣賞白鶴這一手很是驚豔的楷書。

    兩人都根據自己的能力,像用筆在這一份手書上做上記號,把有問題的一部分抄錄出來,然後進行進一步拆解,一個更詳盡的撰寫資料,一個更仔細的演算數據。

    等到各自都找不到什麼問題後,倒把一份幾乎全新的計劃書交到李泰手上。

    雖然大的方向上沒有什麼變化,但一點點填充起來的內容,卻讓這計劃多了許預桉。

    而面對這份計劃書,李泰讓白鶴最終抄錄四份,幽州長史那裡肯定要送一份,滄州要送一份過去,自己的燕王府上要留一份,最後那一份自然是向朝廷送過去。

    在這計劃書裡面,李泰倒也已經把錢的事情都已經寫了進去。

    簡單的說就是幽州這邊會對滄州進行投資,投資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幽州政府,一部分是燕王府,還有一部分是幽州感興趣的世家。

    而朝廷作為整個計劃的監督者,證明這一份合約的有效性。

    因為整個工程的體量太大了,所以滄州會把未來的收益,用二十年進行分期付款,以及需要一點點的利息。

    同時因為滄州本地沒有合適的材料廠商,所以各種基礎設施的材料,就由幽州這邊廠商進行負責,幽州這邊的廠商直接跟燕王府進行結算。

    燕王府會以比市價低兩層的價格,來承包整個工程的所有材料,真是虧到姥姥家去了。

    薛大鼎看著李泰看開解囊的樣子,感動得雙眼含淚,這般為國為民的親王就沒見過。

    李泰便讓薛大鼎把這整個計劃書先帶回去,好好先把前期工程給建設起來。

    等到明年時,幽州便會開始協助滄州進行整個工程。

    當然最重要得時候,那個時候需要天津徭役騰出手來過去給滄州幫忙。

    至於現在,薛大鼎離開時倒帶走大約兩百人左右才剛剛從高陵來幽州不久的學子前往了滄州,至少要把初期的佈局先給拉動起來。

    而他們才剛離開不久,不多時整個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多少知道滄州刺史離開時,從李泰手中帶走了一個方桉,一個有著大量利潤的方桉。

    至於他們怎麼知道的這麼清楚的,肯定是燕王府裡面誰喝大了出去亂說了,大家都世道燕王是不喝酒的,這個消息的洩露跟燕王無關。

    這讓本土的世家們嗅到幾分的錢糧的味道,一個個開始派人來到天津城了。

    只不過他們待在天津城,心中多少有幾分遲疑,他們既想要去跟燕王府問問自己有沒有參與到裡面的機會,但又怕自己冒昧的拜訪會給李泰留下不好的印象,導致失分。

    說實話,幽州世家上下對李泰的情感多少是有幾分複雜,但更偏向正面的。

    因為李泰來到幽州,帶來了一套跟以往完全不同的玩法。

    正常來說,任何一個官員到了當地,那都是需要依賴當地的世家才能夠有所發展,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世家進行分潤。

    但李泰卻完全不一樣,當初剛來時,自己玩自己的,幽州世家也只冷眼旁觀,甚至就算李泰天津建城,或者向幽州世家借糧,才有了幾分的小劉。

    甚至幽州世家跟李泰的交道實在是算不上,與其說是有交道,還不如說是有交易更合適。

    但這一切,在今年徭役時,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出現了問題,李泰選擇出手相助,而不是對世家進行打壓,這樣才算真正展現了出了自己的立場。

    說實話,立場這種東西,真的很難用言語來形容的。

    聽其言觀其行,說得就是看一個人的立場,看他到底是怎麼做的,才能確定他到底是不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