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界 作品

第108章 第 108 章

    雲京作為京城, 就是城門也比旁的地方氣派。

    宋延年抬頭看城門上方,那兒掛了個黑底金字的匾額,匾額方方正正的, 古樸又厚重, 上頭龍飛鳳舞的寫著承天門三個大字。

    終於到京城啦。

    “勞煩!”

    他從城門吏手中拿回路引等物,點頭致意。

    抬腳才進城門,宋延年就察覺到城內磅礴的水脈之氣。

    地下暗河與明河屈曲迴環,形成奔騰的水脈, 水脈猶如一條身似遊蛇的水龍,盤旋而臥。

    《水龍經》有云, 水飛生氣散,水融注則內氣聚。

    整個雲京因為這水脈,猶如魚得活水, 騰龍遇祥風,一朝風雲起,化龍步青雲。

    宋延年:不愧是皇城, 風水也比旁的地方好。

    ……

    宋延年走過城門長長的甬道,一出甬道, 周圍嘈雜的人聲, 畜牧聲,各種聲音撲面而來。

    京城的熱鬧, 就這樣展現在他的面前。

    都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皇城的風水好,走在大街上百姓的精氣神也比旁的地方好。

    並不是說這一片土地沒有窮人。

    京誠的街上也是有穿著粗布棉襖的百姓,宋延年打街道走過,已經聽到了兩起婦人掐架, 她們的嗓門也格外的大聲。

    這,大概就是生在皇城根腳下的自豪。

    ……

    不知不覺中日頭已落,此時接近酉時,正是黃昏時刻。

    冬日的傍晚風大,寒風烈烈的呼嘯過道路兩旁店肆的番布,番布簌簌,帶來一股冬日的蕭索。

    路上的行人行色匆匆的往家的方向走。

    宋延年揹著書笈走在路上,他準備找個客棧先住下。

    “賣包子哎,熱乎乎的包子,好吃不貴,包子包子。”

    風帶來麵粉的香味,旁邊恰好走過一個吃包子的人,一股鹹香帶著蔥花的肉味頓時在空中溢散開來。

    宋延年停下腳步,轉頭看包子鋪。

    賣包子的老伯連忙招呼宋延年。

    “後生,到飯點了,來點包子不?”

    宋延年:“來兩個,一個肉餡一個白菜餡的。”

    包子老伯:“好嘞!”

    隨著一聲利落的應聲,包子老伯打開蒸籠翻開白布,裡頭熱氣馬上就蒸騰起來。

    “哎呀,白菜餡的賣完了,素的來一份酸筍,行不?也很好吃的。”

    宋延年點頭,“可以。”

    他從老伯手中接過包子,算完錢,不禁咋舌。

    這包子比瓊寧貴了三倍不止,包子的個頭還要再瘦身兩圈,虧了虧了。

    難怪書上常說京師米貴,居大不易。

    宋延年低頭看手中的包子,十個銅板一個的小肉包,他可得細細嚼慢慢嚥。

    走出兩步遠,他又往回倒了倒。

    “老闆,還是再添兩個包子。”

    雖然包子貴了一些,但這瘦過身的包子明顯吃不飽啊。

    見生意又上門,包子老伯笑眯了眼。

    “好嘞,我就說嘛,你一個年輕的後生,哪能只吃兩個包子喲,趕明兒個長的不夠高,就不是幾個包子能夠解決的事了,給!”

    宋延年:

    他個子挺高的,頂多就是瘦了一些。

    他從包子老伯手中接過包子,這時,天空中砰的發出一聲聲響。

    宋延年順著聲音看了過去,靠近南方的天空綻開幾朵絢麗的火花,原來是有人在放煙火。

    “啪!”

    “啪啪!”

    又是幾朵火花在天空中綻開,紅的黃的綠的,各色光亮在天空的頂處炸開,散成一朵朵細細碎碎的小金點,絢麗奢靡。

    包子老伯也停了動作,他看向煙花綻放的方向,開口嘮嗑道。

    “漂亮。”

    “這一放可不便宜,老漢我得忙活四五天,才夠這樣小小的一筒煙火。”

    “嘖嘖,富貴人家哦。”

    就在他們說話的空檔,天空中幾個方位又綻開了火花,顯然是好幾筒煙火齊放。

    包子老伯咋舌,大手筆啊。

    宋延年點頭:“華美異常。”

    包子老伯:“嗐,這才到哪呢?

    “你瞧見的這個還不夠漂亮,等到天色完全黑暗下來,到時這小小的火種在半空中炸開,然後火花嘩啦啦的掉下來,那樣才好看呢。”

    “這煙火是去年宮裡煉丹的老道琢磨出來的,你們那兒還沒有,還真別說,貴也有貴的道理。”

    包子老伯又看了一眼天畔的煙火,搖頭不已,“浪費了浪費了,這天還亮著。”

    宋延年:“這也好看。”

    “新婚吉時的煙火,就是白日燃放也是漂亮的。”

    包子老伯奇道:“哎,瞧著後生這風塵僕僕的模樣,今日剛進城,你怎麼就知道這是新婚宴?”

    宋延年笑了笑,那兒除了煙火還有明晃晃的一片喜光,不是婚禮是什麼。

    當然,說是不能這麼說,他想了想,開口道。

    “此時黃昏時刻,正是晝夜交替,陰陽銜接的時候,你也說了這煙火貴重,今日不年不節的燃放這煙火,定然是家有喜事。”

    “黃昏有喜,應該就是新婚。”

    包子老伯笑道:“你這後生猜的可真準。”他看了一眼宋延年背後的書笈,笑著道。

    “說起來,放煙花的這家也是讀書郎,他啊,可了不得了,聽說是小地方出來的,叫樂什麼縣,嗐,老漢我這記性,上次聽我家小子說了一嘴,今日就忘了。”

    “沒事沒事,這哪兒出來的不要緊,關鍵是他現在出息了,他啊,是上一屆的狀元郎,聽說年紀輕輕就得皇帝器重,現在入職翰林院。”

    “喏,今日娶的是恩師的女兒。”

    “嗐,人比人得氣死人哦,那恩師可不簡單,是當朝的太師,太師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