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言2

“雖因關東地方阻力甚大,孤沒能促成後世的逐級轉運法;但卻成功試行了輸邊法;目前運抵九原、瓜沙、河湟各處的軍資;約七十一萬石豆麥,又十五萬匹絹。而所費不過三一、四一而已。”

所謂的輸邊法,其實就是明朝開中法的變體,只是鹽引變成了絹票;也就是以東南盛產的絹帛等輕貴財貨為基準和擔保,令民間商人運糧前往邊塞助軍,然後根據回執領取相應的絹帛為酬勞。

“此外,在廣州、福州、明州、揚州、登州各處,別設的市舶司,也是大大增加了朝廷的進項;光是奢貨加稅一項,至少這幾年的藩屬來朝和進貢,朝廷的回賜不再有所虧空,反而甚有盈利。”

“新的水力機關,已經試行東宮名下的各處工坊,無論是用以造紙印書、紡紗織染,還是惷碾、鍛造之用;都是勝過人工畜力數十倍、上百倍。父皇已經准許,逐步推及內府和司農所屬各處。”

“雖說以鹽鐵茶絲的產出為質保,公開發行國債之議,父皇以茲事體大之故,依舊未準;但亦特許東宮門下,以諸多新產為憑,先行其事一二;其中以河西、隴右商人,乃至西域胡商報效最多。”

“孤已經派人在江淮和一代,探訪當地的鹽場日常運作;下一步,孤有意依照後世成例改良鹽政,將一體化的官運官銷,改為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的“就場專賣”……狸生以為如何?”

“殿下如此推動財稅之利的改新,就不怕無形侵奪了宰相權柄,而遭到反彈麼?”江畋想了想反問道:“雖然國朝的歲入還是田賦絹帛為主,但這其中的巨大幹系和牽涉,可是一點都不見少的。”

“如今的堂老們,正與母后麾下的北門學士針鋒相對,尚且無暇顧及孤這一點小動作。”太子李弘卻是露出複雜表情道:“至少在中書門下的列位堂老,母后那兒如今已經有意籍此推動易位了。”

“哈……哈……這可,真是個好消息,當下最好的消息了。”江畋也露出了心領神會的笑容來;曾幾何時連史書上的犯上逆反之故,都不願意多看的太子李弘,如今也變得富有策略和迂迴手段了。

如果朝廷的財稅框架因此改變,並得以長期和穩定的受益之後;對太子李弘本身沒有多少直接的好處,但是身為儲君的地位就更加穩固,想要變相的介入其他事務,或是安插自己人手也更方便了。

這時,前方突然響起了清道的衛士,用以鎮場和清空的連連鞭笞地面聲;金輅車也順勢停了下來。然後是一陣鋪天蓋地的齊聲參拜如潮而至:“奉迎君上還都!”“惟願君上千秋福壽……”